铧子,可爱的家乡

铧子,可爱的家乡!

在磨旗山脚下,在个叫铧子的地方,这里的人们,用他们的机智和勇敢,与侵入的列强抗争,直至把他们驱赶出去,又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里旧日的辉煌逐渐消退,但是那些往事还是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谨以此文献给所有的铧子人。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铧子的演变历史:

年,设立铧子区,归辽阳县。年建立铧子镇(村级),年建立铧子人民公社,铧子镇由村镇级改为街道办事处,隶属于铧子人民公社,年铧子镇由铧子人民公社分出,将街道办事处改为铧子镇,年撤铧子人民公社,建立铧子乡。年。撤销铧子乡、铧子镇,合并设立铧子镇。

磨旗山

主峰位于灯塔市铧子镇东北侧,山名源自唐朝薛礼征东时的故事,传说高句丽大将盖苏文镇守燕州城,而其妹妹盖苏贞则镇守此山,与之互为犄角。山上有一对大磨盘,磨盘上有一对磨眼,磨眼里插着特制的大旗,磨动旗动,用来传递军情,于是这座山就叫做磨旗山。这个故事源于何时,不得而知。但至迟在明代,此山已得此名。据《碑志》中刻于明正统九年()的《明武略将军千户许复墓志》载:“卜以七月十三日祔葬于辽阳城东北五十里,地名磨旗山,先妣宜人吕氏宅兆之次。”又,刻于明万历九年的《明李惟康母白氏墓志铭》载:“将以孟冬四日往从夫子于磨旗山祖茔之侧。”民国版《辽阳县志》又称此山为“磨脐山”,因“山顶形如磨脐,故名。”查词典得知:古代磨米的石磨分上下两扇,两扇磨盘的中间凿有方形轴孔,下扇磨的中间安装有铁制的向上凸起的磨轴,叫磨脐,而上扇磨盘的中间有一孔,叫磨脐眼,磨脐眼倒扣在磨脐上后,把粮食从磨脐眼倒入,推动磨盘就可以磨米了。至于因传说而得名的“磨旗山”与因山形而得名的“磨脐山”,哪一个得名更早,更可信,我们暂且不论,反正各有各的道理,只是我们今天在许多场合却称之为“磨齐山”,似乎是显得文化含量少了许多。

在文革期间,那个“全国山河一片红”的年代,这座磨旗山曾经一度改名为“红旗山”,这也算是一段“小插曲”吧。

日本鬼子管磨旗山叫古山

磨旗山断桥遗址

照片中这个地方位于磨旗山的西坡,这个地方对于铧子人来说并不陌生,可是你知道它的由来吗?

这些台阶是当年日本人修建的,上面通往的他们修在山腰的神社,解放后,神社拆除了,可是这些台阶,至于何时折断的就不得而知了,可以说,这个断桥也是铧子饱受屈辱的见证。

矾盛小学旧址

有史料记载,矾盛小学建校于年,图中的这个矾盛小学旧址位于铧子矾盛村的小河沟北岸,据说是由一座火神庙改成的,矾盛小学早已迁址,这座校园也早已荒芜,只有这座校门以及周边部分残墙还在挺立着,似乎在向路人讲述这里曾经的辉煌。

这是矾盛小学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张毕业照,从上面的题字也可以知道当时这里隶属于辽阳县达连乡。

老矾盛二队

曾经的矾盛二队队部,记得小时候经常到里面去玩,靠西的一侧有过一个磨米厂,磨米的是一位老人,总是笑呵呵的,所以他干活的时候我们也经常凑到磨米机旁边去看,感觉很神奇。

烟台煤矿俱乐部

俱乐部内的结构是这样的:前方有一个很大的台子,除了放映电影之外,还可以演节目和举行会议。台下的座位都是横向连在一起的可折叠的硬木板座位,每个横排大概有三十个座位,前后大概有三十多排吧。当时每次电影开演前场内的喧闹声以及散场时观众将座位折起来发出的啪啪声现在回想起来还是那样的亲切悦耳。记得在这里看的第一场电影应该是朝鲜电影《卖花姑娘》,当时只有六七岁的样子吧。

还记得烟台煤矿俱乐部门前那两块刻着图案的方石头吗,看着亲切吧,有人能看清上面刻的什么图案吗。

以前这上面各摆放着一个石狮子,狮子何时没有的已然记不得了。

还记得一次元宵节烟台煤矿办灯会,当时的烟台煤矿运选厂为灯会献上了一份作品,那就是他们工人亲手制作的两座狮子形状的冰灯,就放在这两方石头上,冰灯引来了大家的驻足围观,并不断发出赞叹声。

烟台煤矿老卫星井

烟台煤矿南山浴池

南山老粮店

原烟台煤矿机电厂

在烟台煤矿中学上学时经常路过这里,所以印象还是颇深的,从照片上的文字看,这座厂房建于年5月1日,也是耸立了将近五十年了。

铧子岭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铧子岭了,铧子岭这项工程是巨大的,凝聚了无数人的辛勤汗水,他们硬是把一座整体的山劈为两半,开出了一条路。

铧子岭最初开凿时间大概是年,确切的说应该是开山劈岭,完工后还在两岭中间立有一座“开岭碑”,以示纪念。其后,又经历了几次降岭,其中,年3月开始的降岭工程,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降岭17米,并修筑了宽12米,长米的砂石路。

铧子岭新貌

灯塔二院

年建,先是联合诊所,后转为全民所有制,称铧子区卫生所,年人民公社化后改为铧子公社卫生院,医院,年改医院,年灯塔建县,又改医院,后灯塔撤县建市,该院改名医院。

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二院大楼是原铧子乡政府办公楼,二院旧址位于这条胡同的里面。

铧子酒厂

铧子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大唐年间,磨旗山下有个小烧锅,烧出来的白酒味道纯正,醇香适口,方圆百八十里的人都到这里来打酒。贞观十九年春,唐太宗李世民率十万大军亲征白岩城。“麻雀巧破燕州城”之后,李世民用此酒犒赏三军,赞此酒“好酒!真乃好酒!”众将官拜伏在地,齐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将官呼罢,李世民抖擞精神,气运丹田,圆睁二目,头顶天,脚踏地,扬手一指,只见霞光闪闪,一条土龙顺地皮儿向北窜去,直窜到磨旗山下小烧锅后院儿的大井里,井水随即咕嘟嘟往外涌。小烧锅酒掌柜不知咋回事,慌忙领伙计们朝井跪拜。拜罢舀一瓢井水细细品味,清甜甘冽。后来,小烧锅掌柜用此水酿酒,成了朝廷贡酒,每年贡奉朝廷八百篓。二年后,人们才知道小烧锅后院儿的大井是“御指龙泉”。从此后,磨旗山下小烧锅代代相传。

灯塔市铧子酒厂始建于清朝年间,当时的字号为“涌兴源”烧锅,烧锅的原创者为沈阳蛤蟆塘人孟氏。“九·一八”以后“,字号由“涌兴源”改为“永盛源”。解放后,由永盛源烧锅,永兴福油房,玉成华、玉成庸商号,铁木器厂等几家进行公私合营,在政府领导下,组建成辽阳县铧子油酒加工厂。年由于公私合营,酒厂将老字号永盛源改名为磨齐山。80年代初期,由于灯塔建县后没有县营酒厂,经辽宁省辽阳市两级计委批准,铧子油酒厂对外正式改为灯塔县铧子酒厂。年,灯塔撤县变市始改为灯塔市铧子酒厂。年末,铧子酒厂经灯塔市委、市政府批准进行产权转制成为个人独资企业。

说起铧子酒,不觉想起一段佳话,很多年以前,一位铧子人到北京出差,看到一处很多人在排长队在购买东西,他一位一定是在买什么稀缺的东西,也就跟着排了起来,等他排到了才发现,原来人们排队购买的竟是自己家乡的特产——铧子酒……

曾经很辉煌的铧子市场

那时候,这里绝对是铧子及周边物资贸易中心,尤其是一到周末,这条街可以说是人挤人、人挨人,不费点气力想通过还真不太容易。

新开地老粮站

饮食服务总店

建于年,为鞍山市饮食服务公司在铧子所设。

烟台煤矿火车站

前面的这条铁路最初为沙俄所筑。年,沙俄筑中东铁路(亦称东清铁路、东省铁路,)修建烟台(今灯塔)至磨脐山(今铧子)的烟台支线,长度为15.6公里。前面提到的烟台支线也就是我们看到的这条铁路。年,日俄辽阳会战后,日军占领辽阳,年9月5日,日俄合约在美国朴茨茅斯签字,俄国将宽甸子(长春)以南的南满支路(包括烟台(今灯塔)至磨脐山(今铧子)支线)及其附属一切权益无条件转让给日本,这条“烟台支线”从此沦落入日本人手里。直至解放后才回到中国人民手中。

老铧子人还记得烟台煤矿小火车吧,记得我小的时候经常坐,小火车在煤矿和灯塔中间设有起台子和东台两个站点。每天往返于铧子和灯塔之间,愿这张小火车票伴随大家一起做下美好的回忆吧。

北山小楼

这里被当地人称作北山小楼,曾经是日本鬼子在电影院,也曾是烟台煤矿工会所在地,以前一楼还有个图书馆,里面有图书、报刊杂志,记得当时还经常去那看书借书。

铧子国营旅社

铧子地贸大楼

对于铧子人来说,地贸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地贸也承载着铧子人太多的美好记忆,更是让每一位铧子人引以为自豪。地贸全称为“铧子地方贸易商店”,是灯塔境内第一家国营商店。

年末,由工人集资创办烟台煤矿职工合作社。年扩建为铧子地方贸易商店(归辽阳市商业局),年改名为“铧子百货商店”。

顺便说下铧子的国营商业,继年设立地方贸易商店后,年,鞍山饮食服务公司设国营铧子饮食服务总店,年建铧子蔬菜商店……

曾经很有名的铧子区联社大楼

铧子蔬菜商店

铧子蔬菜商店,建于年。

铧子五金商店

铧子五金商店,建于年。

原铧子镇政府

原烟台煤矿招待所

红楼独身宿舍

烟台煤矿运选厂

运选厂,当地人习惯称之为19号,这个称谓源于日伪时期,全称为“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19号”,后来解放了,日本人跑了,但是人们还是习惯把这里叫做19号。

北山小学

原名好像叫烟台煤矿子弟小学。

原铧子镇小学

该校建于年,坐落在铧子镇铁道西,据说旧社会是一白姓人家地主的四合院老宅,故当地人又把这里叫做白大院小学。以前的白大院小学是这样的:门口两边有上马石,大门有过道,东南角,有一口水井,东北角有厕所,后来,在大操场,新建一趟厕所,正房后边,是新建的一趟教室供一、二、三年级使用,年教室后边还有兔舍。

烟台煤矿中学

该校年的毕业照,看看有认识的吗?看着这一张张热情洋溢的脸,是否也勾起了您对青春岁月的美好回忆呢?

烟台煤矿中学校办工厂

灯塔市第二高级中学

灯塔市第二高级中学旧址:始建于年,当时的校名为辽阳县第十二中学(所以有人习惯称之为十二中),年改为铧子镇中学,年经灯塔市政府批准改建为灯塔市第二高级中学,年9月学校迁址到灯塔铧西新区。

不知是哪位高人,把铧子的荣辱兴衰用打油诗的形式记载了下来,现借用一下,让我们一起讲铧子的历史再次回味一下吧。一、铧子镇我的故乡,从小生长的地方。地下矿藏极丰富,磨齐山下飘酒香。二、煤矿火车满载跑,摩电叮当运输忙。过去煤炭是宝藏,唐代以来就开矿。三、日本投降解放后,铧子繁荣三十年。小镇热闹也非凡,支援国家做贡献。四、自古铧子出人杰,抗联英雄李兆麟。还有就是陈崇科,灯塔市委头把坐。五、难忘过去旧时光,水泥窑业粘土矿。南山浴池小剧场,硫磺厂改农药厂。

六、铁木机修油酒厂,被服社变捻线厂。基督教会文化馆,另有总店大养厂。七、

镇中主要一条街,国合总店部门多。还有蔬菜肉食店,地貿商店区联社,八、钟表修理刻字社,浴池理发照相馆,刘半倒子食杂店,国迎清真三饭店。九、邮电银行又粮站,医院东山边。孙姜俩家创始人,医院北山边。十、中心马路小道多,铧子岭呀得上坡。转盘西北是后街,桥洞西去下沟街。十一、半道上去南山街,俱乐部走北山街。新开地连朝鲜街,花家繁盛镇外街。十二、第六食堂东沟里,上坎下边李大院。黄土坑上不安全,电网围着火药转。十三、大场子上南芬齐,独身矿工住红楼。铁道口西白大院,十九号是运选厂。十四、北山小学大河泡,日式住宅俱乐部。灯光球场游泳池,今日光景已残破。十五、煤矿枯竭沉陷地,灯塔铧西新格局。动迁之后真荒凉,再回难见老街坊。注:年铧子乡政府以东;中心街以南大部分居民已经搬迁到灯塔市铧西新村。原来居住的房子一片狼藉废墟,上面到处长满了蒿草...让人心酸联想到在这片没有人烟,没有开发的土地上,何年何日再能展现她昔日的辉煌...

以下是年——年铧子区的区长及书记的部分资料:

书记:郭洪林区长:郭洪林

书记:丁全书区长:鄂显春副区长:顾杰

书记:丁全书陶建芝陈齐纪岭区长:鄂显春杨业兴副区长:李诚

书记:杨业兴副书记:于连江区长:丁国英李诚副区长:陶春和

书记:于连江副书记:任玉佳陶春和区长:李诚副区长:窦鲁生年

书记:于连江杨泽民区长:李洪林副区长:窦鲁生

书记:杨泽民副书记:张守文区长:李洪业副区长:嵩生

书记:杨泽民于连生副书记:张守文区长:李洪业周飞副区长:嵩生

书记:于连生副书记:刘恒文区长:周飞副区长:嵩生

书记:许春和周飞副书记:刘恒文区长:周飞(兼)

书记:曹守信许春和周飞副书记:刘恒文区长:周飞(兼)

年:

书记:邹春义许春和副书记:刘恒文

长按图中







































中科白殿疯医院怎么样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tazx.com/dtshj/137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