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ldquo疫rdquo一线显担
点击蓝字 马轶涵是省应急管理厅向乡镇选派干部的代表。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省应急管理厅选派的6名干部为前驱、作表率,一个个战斗力“满格”的身影前赴后继,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构筑起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堡垒”。马轶涵:危难时刻,甘泉镇的父老乡亲更需要我 面对刚满3岁的双胞胎儿子,谁不想多看几眼?面对卧病在床的奶奶,谁不想多陪在身旁?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马轶涵毅然选择了后者。 “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是马轶涵在工作上对自己的要求。1月25日,正在沈阳家中和亲人团聚的马轶涵在新闻中看到辽宁省启动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级响应,他惦记起了甘泉镇的乡亲们。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二一早,他就舍下需要照顾的家人,驱车多公里,赶往甘泉镇,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马轶涵包保的三泉社区下辖4个小区,流动人口基数大,人员组成复杂,防疫工作难度较大。为此,他第一时间组织召开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会议,提出党员干部和群众联动、广泛宣传和集中排查并行的方式,全面启动社区疫情防控一级响应。
“这是考验我们的时候,是群众需要我们的时候。”马轶涵一直冲锋在疫情防控最前线,一直坚守在社区。为全面掌握社区群众的返乡情况,他身先士卒带领工作人员入户排查。通过先后4次“地毯式”摸排,共排查了户,人次,及时掌握了外省返乡人员数量、时间、行程、身体状况等重要信息,为深化防控工作提供了详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在排查过程中,他既是排查员又是宣讲员,每到一户他都细心讲解疫情防控知识,耐心叮嘱居民要做好自我防护。针对社区内外省返乡被隔离在家的住户,他多次询问其身体状况,宣传政策,并组织社区干部定期送去生活必需品和消毒防疫用品,最大程度减少他们的恐慌和焦虑。
发现全镇缺少防疫物资,他立即请省应急管理厅帮忙,为镇政府争取到多家企业捐助的消毒液余公斤、酒精余升,缓解了全镇的燃眉之急。了解到社区防疫服务站值守人员24小时值班后,他自掏腰包,为12个卡点及社区工作人员送去了方便面、矿泉水等生活物资。他还号召第一书记和选派干部捐款元,个人交出元特殊党费用于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自古忠孝难以两全。马轶涵自大年初二匆忙离家,就一直没有回去过。只有深夜忙完工作后,他才有机会通过视频电话和家人“见面”,幼小的孩子只能通过手机屏幕哭闹着让爸爸回家,“摸一摸”父亲的脸。2月18日,刚刚结束了一天工作的马轶涵还没有来得及休息,就接到了家人打来的通知奶奶去世的电话。“重任在肩没有时间悲伤。”马轶涵说,不能为奶奶送葬可能会是他一生的遗憾,没有时间照顾父母妻儿也很愧疚,“但危难时刻甘泉镇的父老乡亲更需要我,疫情防控既是使命也是责任。”
现在,辖区内的企业陆续开复工,学校也即将开学,疫情防控工作也可能变得更加艰难复杂,但是他每天仍出现在社区和企业排查、宣传、消毒的防控路上。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马轶涵用他的行动彰显了舍小家、为大家的使命担当,践行了将“给我上”变成“跟我上”的优秀党员工作作风。梅晓林、高爱和、董昆明:疫情防控工作任务重,需要我们有所担当 “我驻村,我负责!”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省应急管理厅派驻到阜新市阜蒙县老河土镇的3位驻村第一书记梅晓林、高爱和、董昆明,坚决扛牢疫情防控政治责任,全力以赴帮助所驻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发生之初,作为选派干部,3位驻村第一书记时刻 “村里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很重,一线工作人员数量少,需要我们有所担当。”3人里的老大哥梅晓林说。2月9日,梅晓林、高爱和、董昆明一结束自行隔离,就立即返回到老河土镇。考虑到沈阳市的确诊病例比阜新市多,他们3人决定先自我隔离三天,在宿舍自行解决吃住。三天后,3人在确定均未出现咳嗽、发烧等症状后,便立即加入本村的巡视检查工作,并亲自带班参加检查点的值班轮守。 在他们的带领下,派驻村的群众防护意识不断增强,能够做到戴口罩、不出门、勤洗手、常通风,为“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打牢了坚定基础。李洪涛:把工作做得细一些、再细一些 在疫情来袭时,省应急管理厅选派到乡镇工作干部、沈阳市辽中区六间房镇政府第一副书记李洪涛,正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探亲。为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1月29日,他就同家人做好了返程准备,并于次日凌晨5时出发,行驶余公里,于当日夜间23时返回沈阳。按照疫情防控隔离有关通知,李洪涛积极主动向省厅、选派驻地和家庭所在社区报告行程及相关信息,并主动居家隔离14日。 隔离期间,他坚持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开展相关工作,配合六间房镇政府开展了“隔离病毒不隔爱”玫瑰花宣传推广活动,在帮助花农解决玫瑰花滞销问题的活动发挥了积极作用;帮助镇政府协调防疫物资捐赠购置渠道;统计汇总疫情有关情况。在隔离期满,身体状况正常的情况下,他立即赶到疫情防控第一线,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克服所在镇住宿无供暖、早晚餐需自行解决等困难,深入一线摸排情况,对村镇劝返卡点进行巡回检查。
作为六间房镇化家村的包村干部,李洪涛对村内的网格化管理进行指导检查,督促对涉及返程返工人员进行情况摸排,使疫情监测、排查、预警等基础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疫情发生以来,防护用品紧缺成为一大难题。通过走访,李洪涛得知全镇疫情防控消杀物资严重不足,立即多方协调,在省应急管理厅的大力支持下,为六间房镇协调到消杀物资,其中次氯酸钠原液斤,可为辖区村民勾兑84消毒液5万斤;75%酒精公斤,极大地加强了全镇疫情防控工作的物资保障。 “疫情当前,我们就得帮群众把关,把工作做得细一些、再细一些。”李洪涛说完,又带领村干部开展起了网格式摸底排查。吕鸿鹄:防疫战的关键时期,我有决心坚守岗位 “现在这个情况需要我,这是我的工作。”由省应急管理厅选派到沈阳市康平县两家子乡的第一副书记吕鸿鹄,大年初四(1月28日)就已经返回乡里,到岗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两家子乡双山子村是吕鸿鹄的包保村。他一回到乡里就立即带领3名同志,对全村6个居民组进行逐户排查,共排查近户、0余人,确保疫情防控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他们不仅入户了解情况,填写详细表格,还通过讲解防疫工作现状、宣传防疫常识,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理解和配合。 “感觉怎么样?”“有没有感冒发热的症状?”……对外来人员,特别是沈阳市域外来村人员实行居家观察、动态监测,并向其本人及家属询问情况,已经成了吕鸿鹄的每天的工作日常。“现阶段又是防疫战的关键时期,我有决心坚守岗位,尽我所能协助乡委乡政府,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吕鸿鹄的倡导下,他联合另外3名市县选派干部,深入到疫情防控一线走访,并自掏腰包余元,为全乡10个堵卡点工作人员购买捐送了方便面、八宝粥、面包等物资。
在走访中,吕鸿鹄得知基层防疫工作条件艰苦,物资不足,尤其是口罩极其匮乏。目前,他正针对这项难题,积极与相关方面进行沟通,尽力为乡政府争取口罩、消毒液等物资。 疫情就是大考。省应急管理厅选派到乡镇工作干部身先士卒,自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后,始终奔走在战“疫”一线,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来源:辽宁省应急管理厅
发布:辽宁省安全生产服务中心
编辑:柒柒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tazx.com/dtshj/8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