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日青岛人文历史华章
青岛名称的由来?
年德国命名胶澳租借地的新市区为“青岛”,这是“青岛”二字第一次成为城市名称。年中国从日本收回胶澳租借地,定名为“胶澳商埠”,同年11月先后颁布《胶澳商埠章程及青岛市施行自治制令》,这便是“青岛市”称谓的最早记载。年胶澳商埠局撤销,原胶澳商埠的辖区被命名为青岛特别市,从这时起,青岛这个地名才代表了全市区。此后,尽管所辖范围时有变迁,但青岛市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青岛为什么叫胶澳?胶,指的是胶州湾,青岛的母亲湾。澳,指的是海边弯曲可以停船的地方,多用于地名。因此青岛旧称胶澳。年清政府议决在胶澳设防,青岛由此建置。翌年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部移驻胶澳。年11月,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强占胶澳,并强迫清政府于年3月6日签订《胶澳租界条约》。从此,胶澳沦为殖民地,山东也划入了德国的势力范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年11月,日本取代德国侵占胶澳,进行军事殖民统治。
啥是青岛里院?青岛独有的居住民俗,中国四合院文化与西方商住式公寓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民居建筑。20世纪初首先在大鲍岛区(指市南区四方路、黄岛路、海泊路一带)形成。里院临街而建,围合式院落,具有商业功能(里)和居住功能(院),可居住、经营、租赁、生产、仓储,天井、货栈、邮箱、自来水、厕所等大都共用,邻里关系十分密切。
波螺油子是怎样构成的?波螺油子位于市南区的胶东路,是由马牙石铺就的呈扭曲转盘形状的路,宽约5米,形成于青岛开埠初期。大约年,波螺油子铺上马牙石,从此进入青岛百年老路行列,并在扭曲间将胶州路、热河路、莱芜一路至四路等几条路连接了起来。“波螺”即海螺,其内部绕轴呈盘旋状,这条道路与其颇有几分神似。“油子”,青岛人一般指在世事间磨砺得十分油滑的人,当然,路也被无数行人磨砺成了“油子”。
“前海沿儿”和“后海崖”指哪里?青岛人称“海边”为“海沿儿”。称市南区的前海一线为“前海沿儿”,而四川路、莘县路一带就被称做是“后海崖”。两个“海沿儿”叫法不同,其海岸构造也不尽相同。前海海岸地貌比较平缓,为大片的沙滩和红色的礁石,风景宜人。“海沿儿”的读音比较舒缓、纯净轻松。“后海崖”就不一样了,其海边除了大片的黑色乱礁石外,沿岸几乎全是一线的高崖,又无细软的沙滩。所以将其读作“崖(yai)”,声音浑浊,以示与前海有所区别。
浮山所神马是怎么回事?市南区徐州路南端,有一株古老的银杏树,而在树旁则立着一块刻有“浮山所”三个字的石碑。追溯浮山所的起源,公元年在浮峰山(今青岛浮山)下,浮山备御千户所正式建立,形成了后来的“浮山所村”。据说浮山所的马神殿内曾有红白两尊神马的塑像,他们的形体、颜色、神态与真马相似。这两匹马之所以被浮山所的百姓们称为神马,关于这两匹神马的传说故事大致有三:一是古时候南海大潮,海水淹没耕地,正当百姓发愁时,两匹神马跑去喝上一口,海水就立刻退潮,为城里的居民们保住了赖以生存的耕地。第二个则是明朝时倭寇登岸,直逼浮山所城下,眼看城门就要被攻下,两批神马再次显灵,一跃登上城墙,在上面来回奔跑。马蹄踏处,火星四溅,吓得倭寇赶紧狼狈逃窜。其三则是每当麦苗返青时,经常会有人在薄雾依稀的清晨,看到两匹神马在城东边的耕地里吃麦苗。不过农户们从不为此担心,因为被神马啃过的麦苗不但不会被糟蹋掉,反而会有好收成。
小青岛为何有琴女雕塑?去过市南区小青岛的人,相会看到竖立在广场中心,那座手抱箜篌、目视海面的美丽《琴女》雕塑。说起这座雕塑,人们往往会从导游口中听到这样一个凄美的传说:很早以前,有位弹琴的仙女爱上了小渔村里一个善良的打鱼小伙。她悄悄地来到人间,与小伙子相恋并结为夫妻。每当丈夫出海打鱼,她就坐在小岛上弹琴,用琴声为爱人导航。玉皇大帝得知后欲捉琴女回去,琴女对爱情至死不渝,殉情在小岛上,那琴声至今仍萦绕在小岛周围……
团岛真的有海牛吗?雨雾时节,团岛灯塔不时会传来一声声浑厚而悠长的“哞——哞——”声,街头巷尾聊天的老人们就会绘声绘色地说,胶州湾下面有海牛,天不好就会哞哞叫,提醒保佑那些船主别撞礁。还有的说,小青岛海底下有两只铁牛,一涨潮就叫唤。其实老百姓说的“海牛”俗称雾笛,学名叫雾警号或气雾号,是灯塔上一种德国造的导航设备,原理是通过电动压缩机,产生高压空气吹动雾号发出声响,塔顶外面的铁家伙实际上是个大音箱。全国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值守团岛近40年的灯塔长王炳交操纵发电机,我们就能一次次听到“海牛”的鸣叫,“哞——哞——”
为什么曾呈奎被称为中国的海藻之父?曾呈奎院士是我国海藻学研究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新中国成立后,曾呈奎院士参与筹建了国内第一个专门的海洋科学研究机构———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及其前身海洋生物研究室。年,他在青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生产褐藻胶的车间,使我国成为在国际上仅次于美国的褐藻胶生产大国。丛年起,掀起了青岛市海带养殖的第一次浪潮,使我国海带养殖一跃成为世界第一,我国的海带产量占世界的95%,曾呈奎也被誉为“中国海带之父”。他证明了紫菜孢子的来源,使我国紫菜年产量位居世界前列。20世纪七十年代,提出了“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的设想,先后发现了上百个新种、2个新属、1个新科和原绿藻门的新纪录,奠定了中国海藻分类学在国际学术界的领先地位。
为何将张福绥称为中国的扇贝之父?张福绥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生物学家,水产养殖学专家,被青岛沿海渔、农民尊称为“扇贝之父”。20世纪70年代从事贻贝增养殖生物学和幼体生态学研究;80年代,引进美国海湾扇贝,在我国形成世界上第一个海湾扇贝养殖产业,直接推动了我国第三次海水养殖浪潮的兴起,中国贝类养殖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90年代引进墨西哥湾扇贝,在南海现已形成产业。至年中国海湾扇贝养殖累计产量达万吨,产值约亿元。其中年的产量为64万吨,占中国扇贝总产量的2/3左右。
郑守义的贡献是什么?郑守仪,著名海洋生物学家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年回国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工作,从事的是现代有孔虫的分类学与生态学研究。有孔虫5亿多年前就生长在海洋中,全世界已经发现的古代种类有4万多种,科学家们在现代海洋中还发现多种,而郑守仪院士发现其中的种。有孔虫是古老的原生动物,是有壳的海洋单细胞动物,因壳内有“口孔”相通而得名,平均约1毫米大小,一般像针尖儿那么小。有孔虫有科学用途和美学价值。壳可以保存,不同地质年代都有代表;美学价值,做为景点雕塑、模型、首饰。
中国在月球正面命名的科学家是谁?高平子,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对中国的天文学事业有奠基之功。年国际天文学朕合会通过决议:将月球正面东经.8,南纬60.7处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高平子环形山。高平子与青岛渊源深厚,年高平子来青岛参加了收回青岛观象台工作,年为中国开创了现代太阳黑子的观测与研究,年高平子代表中国参加第一届万国经度测量会议,如今的青岛观象台还立有“万国经度测量纪念碑”,上面镌刻着他的名字。年4月,他辞去青岛观象台磁力科科长职务,6月受聘为青岛观象台名誉顾问。年代表中国参加在巴黎举行的第五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中国成为正式会员。抗战爆发,他避居上海租界,精研中国古代天文学术,拒不为日本人服务。
名人雕塑园的科学家你认识几位?百花苑又名文化名人雕塑园,位于市南区海滨风景区,北依青岛山,南临中山公园。年青岛市政府请国内著名雕塑家,在园内为20名已故青岛籍或客居青岛成就卓著的文化名人塑立雕像,故百花苑又称文化名人雕塑园。名人雕塑的建成,再现了包括青岛科技名人在内的已故文化名人生前的音容笑貌,逼真地刻画了名人个性特征及文化内涵。
童第周,(~),浙江鄞县人。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年至年在青岛任国立山东大学生物系教授。年后任国立山东大学动物学系教授、系主任。其《硬骨鱼胚胎发育的研究》获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细胞核与细胞质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文昌鱼的器官发育与演化》获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张玺,(~),河北平乡人。中国海洋动物学家、教育家。中国湖沼学、动物学研究的先驱,年后在国立山东大学兼任教授。新中国建立后,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并任副主任。年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毕生致力于海洋科学的研究以及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曾发表《青岛沿海后腮类动物的研究》、《中国海洋动物之进展》等论文近五百篇。著有《牡蛎》、《近江牡蛎的养殖》、《中国北部海产经济软体动物》等。
朱树屏,(~),字锦亭。山东昌邑人。海洋生态学家、水产学家和教育家。是中国海洋生态学、水产学及湖沼学研究的先驱和奠基者。年任国立山东大学教授兼水产系主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实验室研究员。新中国建立后,任山东省水产厅副厅长,全国政协委员,青岛市政协副主席。撰有《中国近海浮游植物与水文及渔业的关系》、《十年来我国海洋浮游植物的研究》等论文40余篇,其《海带施肥养殖》、《海带自然光育苗》、《坛紫菜人工育苗与养殖的研究》获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赫崇本,(~),辽宁凤城人。物理海洋学家、海洋教育学家,年任国立山东大学教授。新中国建立后,历任山东大学海洋研究所副所长、山东大学海洋学系主任,山东大学海洋学院教务长、副院长兼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毕生致力于海洋科学的研究及海洋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中国物理海洋学奠基人、原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创建者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海洋科学卷副主编,《海洋与湖沼》副主编等。著有《黄海冷水团的形成及其性质的初步探讨》等。
毛汉礼,(~),浙江诸暨人。中国物理海洋学家、教育家。中国物理海洋学奠基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著有《动力海洋学》、《海洋》、《湾流》等论文、论著40多片(部)。其主持的《全国海洋综合调查资料汇编及图集》获年全国科学大会奖,《黄东海陆架水文物理学调查研究》获年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二等奖。
束星北,(~),江苏扬州人。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海洋物理学家和教育家。新中国建立后在山东大学、青岛医学院任教。年到国家海洋局进行海洋动力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是我国早期从事量子力学、相对论研究的物理学家之一。曾发表大量中外文论文,著有《狭义相对论》等。
林绍文,(~)福建漳州人,生物学家,海洋学家。年,林绍文受校长赵太侔的邀请,举家来青岛,担任山东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胜利后,林绍文在上海筹建中央水产研究所。年起,林绍文任联合国粮农组织技术专家和亚洲及远东地区渔业养殖专家23年之久,是中国水产学奠基人之一。年,世界水产养殖学会颁赠他终身名誉会员奖,实属殊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tazx.com/dtsmj/7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