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之下,灯塔长明

前言

各位胖友们大家儿好,是的没有看错,今天这篇文儿是吴洁露写的(如果不知道她是谁,请麻烦查阅一下我公号的历史消息,我长篇大论介绍过她,不看也没关系)

总之,今天儿开始,那咔索斯将新增一个新栏目,专门为我的朋友们开设。吴洁露这根葱作为开篇,希望大家儿能喜欢她,给她捧场。

左右权衡之下,我决定将这个栏目起名为——“毒瘤集中营”。这是我和我的朋友们玩耍的地方,有空常来玩儿。

本期--毒瘤集中营P1

来自吴洁露,她说她的下乡故事。

“在这个城市,我和你相遇

为共同理想,走向美丽山区

山区的孩子

感动我的心

在那未来日子里

我们与你同行”

背景音乐是一首每每大合唱我都会情难自禁泪目的歌。如今没有大合唱,只是我一人对着手机屏幕一字一句踩着节奏读歌词。字字珠玑,过往涌现,历历在目。我记不得她的官方名字,只想起我们几个私下称她为“灯塔之歌”。

那是最后一节课

孩子们一边表演手语,

一边唱歌,一边留着眼泪。

前几天在和三岁闲聊的时候,她突然灵光闪现,炸出一颗玫瑰花群里的仙人掌,她说吴洁露,写写妳下乡那些事情吧,我爱听。写写那与世无争之地,写写在这座城市,我与孩子们相遇的故事。

下乡啊…

想来那是久远的故事了

久到茶余饭后再无心提起,久到再无出现那条溪流,那些青涩纯净面孔,那满天星山谷的梦境。如今再被提上日程,那段日子掺入的形形色色的主角和过客,随着长满青苔的小石子坠落湖中泛起涟漪,亦在我心中,脑海中激荡开来。

那是一个长达一年之久的故事,从我与灯塔结缘,我在灯塔的成长,到我强大到足够去谈教育,去帮助孩子们成长,再到自我的挣扎和成长成熟。

但此刻诸多琐碎记忆片段的最后一个场景却只有,我们拉着行李箱提着脸盆水桶,伴着细朦朦的毛毛雨,万向轮碾压着沙地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我们和孩子们走在山间的小路上,一开始是无言。记不清是谁先开的口,清唱了那句“在这座城市”,任谁都不自禁接了下一句“我和你相遇”,合唱的声音越来越大,“为共同理想,走向美丽山区”。我看了一眼灰蒙蒙的天,回头看到那些孩子低沉沉的呜咽,就这么跟着湿了眼眶。

每一天的离开倒数计时,如今终于来了,终于要结束了,可是怎么就这么结束了呢。

三年前,我二十岁。

那个时候还是黑色头发,半长不短齐肩。喜欢拍照却还没能拥有一台自己的相机。(这段下乡前的半年故事由于篇幅原因我就简明扼要带过)机缘巧合,我加入了灯塔,和位准义工,一起经过了半年的辛苦培训(教育方向、性格分析方向、团队建设等等)

我们成为了灯塔16仔——第16批义教义工。经过组织科学合理人员分配,我和其他8位16仔组成了义工团队,由两名老义工(螃蟹、麒麟)带领,目的地直指我们灯塔那年新增的义教点:从化偏远山区良口镇——长流村,进行为期一个月下乡义教。

11个人的长流小分队,(以下是灯塔义工的“塔名”)苏打、麒麟、螃蟹、麦、小豪、小沅子、橙子、燕子、fin、铜剑、高露洁(也就是我…),经过短时间的备教案磨合,开启我们细水长流的下乡故事。

长流11人小分队

7月19日。

我从组织那儿凑来一台数码相机,仅凭我是团队里唯一特别爱摸相机的缘由,我成为长流小分队不靠谱的摄影师,肩负起记录支教生活的点滴。这也成为我后来一度感恩戴德的抉择,每一个按下快门的瞬间,记录着我都见证的人与事。

长流村似乎长期处于只出不进的状态,只有源源不断的人走出大山,鲜有进山作为一番的排场。面对我们这群“不速之客”,短时间内让小小的村庄人民接受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整个长流村因为人口稀少,父母要么带孩子在外打工,要么将孩子留下来让老人带。整个村子没有一所学校,灯塔组织经过和村委会讨论,最终让村委会的会议室和会议室隔壁的捐赠小图书馆作为临时课室,加上村委会门口的小空地,为我们给孩子上课腾出空间。

我们把会议室装扮了一番,讲台上面贴着“让婚育新风吹进千家万户”,几个男义工脑袋一歪,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两张红色卡纸,洋洋洒洒在上面写上“灯”、“塔”二字,找来胶水遮盖上去。得嘞,“让灯塔新风吹进千家万户”。嗯,是我们的口号我们的愿景。

安好家,装扮好村子里的课室,宣传招募来了长流村的孩子,也把其他村子里的娃娃们吸引过来了。家庭条件好些的,家里有小单车,三三两两凑成个小分队大老远赶过来看看我们到底是要搞些什么事情。欣慰的同时,隔壁村不爱读书的大混混带着他的小混混们也痞痞过来围观,头疼的事情也接二连三。

夏令营招募报名处

夏令营开营当天,生生面孔的孩子们和少许家长一同坐在会议室的长板凳上,我们十一个人站在讲台上面对着他们,一一自我介绍后,一同弯下腰鞠躬。

未来一个月,请多多指教。

农村的孩子在智力发展方面滞后于城市的孩子。在这个人口稀少的村庄,我们一开始面临着两个棘手的问题:一个是孩子的年龄层都太过分散,小到三岁,大到初中二年级,这样的年龄跨度给我们的教学内容带来挑战,太过容易之于大孩子而言难免乏味,难度提高小孩子又跟不上;另一个是虽然正处暑假,孩子们不用到学校上课,却要帮忙家里干农活,五天有三天缺勤的状况时常出现。围绕这两个问题为核心,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们团队每天开大会讨论方案实施方案更改方案调整方案,思考着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孩子的成长,什么是我们的成长。由于说道起来篇幅会过于长,这篇就先且不详谈教育,只叙述感情,这里就一笔带过吧。

#小班的孩子,满五岁,还在一笔一划的识字

由于近似于假期夏令营,我们在备课的时候便试图将上课的内容变得有趣一些,让孩子们喜欢来上课,在玩趣中学习到他们需要的东西。所以不单单是将学校里的必备课程“趣味”化,还开拓了第二课堂,旨在培养孩子们其他的兴趣基础。针对农村孩子需要的成长内容,我们每一个义工都根据自己的强项给自己安排了课程:诸如学前教育的fin的戏剧课;汉语言文学出生的橙子负责趣味语言表达课程;乐器小王子小豪和麦联手教孩子们尤克里里;理科生铜剑哥哥的趣味数学;研究生苏打则会教给女孩子一些生理方面的必须知识;温柔的燕子姐姐的户外健美操,搞怪的小沅子的手工课,还有来自军训刚结束的高露洁的户外擒敌拳和趣味辩论课等等。

索性孩子们喜欢上了与他们平日里接触的“学校式”大相径庭的教育模式,或者说,他们可能不认为这是在“被教育”。他们觉得新鲜,不再是假期里例行公事的找隔壁无聊的小伙伴一起跳皮筋一起去河里游水;他们觉得有趣,听到那些小小个儿的乐器弹奏出流畅的乐符;他们也觉得好玩儿,那些看起来比自己懂很多的大哥哥姐姐们从口中冒出一个个新奇的点子和一件件有意思的故事。村庄与村庄之间本就没有实质性的界限,只不过是名字不同罢了。于是隔壁村的再隔壁村的孩子们开始慕名而来,每一天都有新的孩子增加,又每一天都有孩子因为要在家里帮忙而缺席。

我们经过商量,把孩子们分成两个班级。一个是大班,是三年级以上的孩子班,以村委会的会议室为课室;另一个是小班,是二年级以下的孩子班,在会议室隔壁捐赠的小图书里开班。还有一些是被我们定义为“顽固的流动群体”,简而言之就是村里不读书的大混混和小混混,时常在上课间来捣蛋,最大的那个穿着写着“帅”字眼的短袖,缩着裤脚,踩着单车风风火火,后面的“小弟”跟着在后面跑,完了到了教室门口把单车一倾斜一倒地一摔,算了停了车,大摇大摆走进来,找了张凳子坐下来跷二郎腿,美其名曰视察场地。过了一会儿又免不了和我们一番“纠缠胡闹”,真是又气又自觉好笑。

后来啊,“小弟”们大概是觉得每次的排场演出都是表演无脸男,实在无趣,再加被我们几个义工一撩,只好勉强放下身段,加入我们的阵营,竟然也每天准时出现,不过可不是来捣蛋的,“俺们是来学习知识的”,俨然一副大腹便便的模样,仿照不知哪来学的话如是说。

#义工小豪和燕子在教孩子尤克里里

家庭生活环境的原因,这里的孩子们内心防线设得过深。从一开始小心翼翼地观察我们,加入我们,到接纳我们,并不能一蹴而就。

为此我们动用了不少心思,诸如每一天最后一堂课都会让他们写日记,然后我们在日记里与他们进行对话;还有山长水远的家访,了解他们,从他们的家庭环境入手。我们试图从每一个孩子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去认识他们,试图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的一些作为,试图让他们接受我们参与到他们的生活。

他们是什么时候接纳的我们呢。

大概是第一天在小图书馆自己一人下棋的小男生,由一开始拒绝我的加入,到后来时常拿着棋盒放在我面前,什么都不说,耐心地等待着我主动迎战。

又可能是一个女孩子用他们家的用剩下的窗帘细致地为我们折了几朵花,当做十分宝贵的礼物赠与我们。

那孩子用自家窗帘折成的“小花”

又也许是那些混混“小弟”拿每天从自家奶奶要来的两块钱零食费买了好几包零食,霸道总裁式地对我们说,哝,给你们!被我们婉言拒绝之后(灯塔规定不能免费接受村民金钱和食物上的赠与),下次学“聪明”了,撕开零食包装吃了一块,扬言说诶这零食真难吃,我不要吃了给你们,你们不能浪费!

又或许是那些从隔壁隔壁村大老远踩车过来的孩子,每天放学借故要去我们住的屋子附近玩儿,骑车车我们顺路回家。

#隔壁村来了个新孩子,他在门外踌躇了半天,大抵还是不敢进来,就趴在窗外,看着里面孩子的一举一动。

他们用着最扭捏的方式,让我们感受着这份小心翼翼的接纳。

后勤值日的日子总能让我心生愉悦,(我们义工每一天轮流后勤值日,负责买菜和做饭)和义工小豪一起给孩子们上完一节辩论课,女娃娃和男娃娃们课间还在那儿不分上下地争执我们刚刚上课的辩题:当女生好,还是当男生好。约莫着走回山上的家再买菜做饭时间恐怕来不及,我索性借了村里经济相对宽裕的孩子的小自行车,松开皮筋,散开已经过肩的黑发,打开手机外放杰伦的《稻香》,踩着歌词句子,我执意重现词句里场景。和着迎面吹来的风,跨过长流村哗啦啦的长流河,太阳几近下乡,橘红色映在路过的稻田,浮现着哪一天我的那群孩子们课余饭后帮家里收割水稻的情节。今天早上一个大孩子悄悄拉着我到一个小角落,一板一眼地和我说她要带我们晚上一起去抓萤火虫,她知道哪里的萤火虫最多最亮,她认识路。

说这话的时候眉毛生动地配合这表情飞起,我们需要依赖到她,这让她觉得开心又自豪。

晚上例行公事的会议,心血来潮开到天台去。三层楼高的天台,成为整个长流村的制高点。放眼望去,看着山前点点星星的灯火的一个个家,夹杂着不绝于耳的蝉声,脑内一部又一部家庭伦理剧。醉翁之意不在酒,一开始尚正儿八经的会议历程,画风突变,一带一转,亲情观友情观爱情观争议性的话题接踵而至,趁着身处原理闹事的世外桃源之地,娓娓道来各自过往曾经。那些埋藏心底了,许是从未与他人说道的小故事。目涩眼睑几近闭合,却迟迟不愿结束收场。几个男生索性提议将楼下屋里的被子枕头拿上来,就着一晚。那敢情好,提议立刻得到女生们的附和。于是两行排开,女生睡一排,男生睡一排。躺在地上凝视满天星,星星一颗比一颗闪亮,铺满整个星辰。我看着月亮从近在咫尺的山后缓缓升起,就着其他人絮絮叨叨的耳语,声音越来越远去,进入梦乡。

如果非要让我为自己下乡的这一行径说出一个所以然的缘由,我思来想去,许是为了那片时常怀揣在心的祥和心境。在这网络断断续续与世隔绝之地,你有着一群纯粹的孩子相伴,他们会把你当做值得信赖和依靠的大姐姐;你和父老乡亲坦诚相待,他们会带给你最便宜最可口的南瓜;你对着你的伙伴说出一直埋藏在心底里的秘密,因为他们拿着他们的与你交换。外面的世界纷繁复杂,总是被太多事情羁绊,总是被太多情感羁绊。

只有在这里,看着满天星,看着孩子澄澈的眼睛,看到了自己最宁静的内心。

隔天是被冷醒的。山区夏天白天高温,晚上却降温得厉害。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头发、床单被套甚至枕头,都被山间雾水打湿。顾不得什么形象,麻利轻巧爬起身,其他人还没醒,睡相这么丑,不记录下来怎么行。

结课。

一个月有多长?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周中上演各种课程,周末我们几个去山里山外徒步探险,不变的是晚上那漫天的星星,改变的是我们与孩子一天一天更深入的情谊。暑假要结束了,我们总要离开,孩子们亦知晓我们总会离开。

最后一节课似乎是最齐人的一次,平日里因为家里农忙少见的几个孩子都来了。还是日常的上课,只不过我们会在下课前的五分钟说说结束语。还是日常的课程,只不过增加了一个合照的环节。孩子们爆发了前所未有的镜头感,我和他们说拍照是为了纪念,让我们都记住你们每一个人。他们用力地拥抱着我们,羞涩地亲吻着我们的脸颊,还有那看着镜头发自内心最认真的笑容。请务必要记起,当看到照片,都能记起曾经的我和你。

孩子们还是会待在这里,跑到其他村里的学校上课,等着爸爸妈妈难得的回来相聚,又再分别。等着明年今月新的义工到访,给他们带来新的体验,又再分别。我们站在讲台上,面对着坐在长板凳上哭花着脸的孩子们,一同弯腰,深深地鞠躬。

过去的一个月,谢谢你们的用心指教。

#愿你们笑容真挚,一往如前。

文艺晚会——“清水长流”

文艺晚会策划已久。准确说,是当时提出要开拓第二课堂的时候,我们提出要给孩子们在家长面前表现的机会,才能让他们更用心学,文艺晚会应运而生。欣慰的是孩子们在文艺晚会进入筹备阶段,卯足了劲给自己加功课。周天的时候三三两两会在我们住的屋子外扭扭捏捏请求能否再复习一次尤克里里。我们给文艺晚会起了个名字“清水长流”,寓意孩子们作为长流村的清流,纯净而持久地流淌,守护长流村生生不息,细水长流。

晚会最头疼的事情便是村子里鲜有路灯,开阔的场地也少之又少。思来想去还是就村委会门前的灯晚上还会亮着,可这亮度远远不够。几个男生去村里仅有的三家小卖部掏来各种电线和一些小点灯,拼拼接接,总算在黑夜里有了更多的星星点点。因为主角是孩子们练习已久的表演,我们让孩子尽可能邀请家里的家长一同前来观看。孩子们为此紧张又兴奋。是的,他们要在家人面前展现他们最认真最多彩的一面。

许是孩子们的宣传太过卖力,又许是这是村里鲜有的现场娱乐活动,现场观众到场人数远远超越我们的想象。几近是全村的乡亲们都过来凑凑热闹了,会议室的长条板凳根本不够,大家也不恼不闹,就这么簇拥站着,借着微弱的灯光,期待一场年度盛宴。

为了给缺乏信心的孩子们壮壮胆,义工们决定发挥自我牺牲精神,先拿自个儿开刀,热热场。这下好了,平时四肢僵硬宛若一具具木乃伊的我们,选择了当下最耳熟能详的“小苹果”,旨在没有最骚只有无敌骚,风姿卖弄就是了,大家能笑起来就对了。好说歹说在最后的一个星期天天练,日复愈骚。那天当着全村的父老乡亲骚得不要不要的。具体的细节当时我正卖弄风骚,也来不及细究,总之就是混乱中结结实实听到了来自全村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灿烂笑声,那一刻便是心满意足。

接下来是孩子们的专场。素面朝天,演出服装是平日里最常见的套装,地板是水泥地,舞台背景是村委会的通告栏。今夜孩子们要在这里成为主角,面向他们亲近的家里人,展示他们筹备依旧的才艺表演。动则有健美操表演,擒敌拳挥动,静则有诗歌朗诵,尤克里里悠悠,台下看得认真,台上每一位表演者的面容愈加真诚。

最后一曲是所有人的大合唱《灯塔之歌》,没有精妙绝伦的伴奏,没有没有高音跌宕起伏,唯有整齐有序的和声,说道着烂熟于心的台词,叙述着歌词里我与你的故事。

掌声,喝彩,笑声;

人声退场,喧闹声逐渐消逝。

那是8月17日,我们与孩子们的第一次登台表演。

“清水长流”节目单

#义工铜剑在长流河前挂起了自制的宣传横幅

#义工麦把他宝贝的手风琴带了下乡,音乐鬼才现场solo

#四个大孩子选择了诗歌朗诵

由于没有麦克风

义工螃蟹借来村支书的有线话筒

8月19日。

收拾行装的时候我不得不把相机里的SD卡清空届时返回给组织。一开始储值为零,一个月后储值为两千多张故事。应要求,我把照片都拷贝到每一个义工的电脑里。小沅子为我们的总结文案引用了一个标题:“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长流长流,细水长流,离开的是人,留下的也是人。

孩子们早早就在屋子外面等待,fin妈见他们畏畏缩缩驻足在门口,赶忙招呼他们进来。一屋子人纷纷攘攘,我们的行李乱摆一地更显拥挤。不知名的情绪涌上心头,行李、送行人,这回是真的齐了。平日里那几个爱捣乱又傲娇的男生突然从外面匆匆忙忙跑进来,我看见他们脚底粘上泥土的拖鞋跟着他们一抬起一踏地的絮乱节奏发出嗒嗒嗒的响声,引起了全屋子人的注意。其中一个男娃娃喘着起大声嚷嚷,语气急促神情大咧,他激动地说:外面下雨啦!快下大一点!这样你们就走不了喽!说完其他孩子也兴奋地跑到外面去看雨。这么一个瞬间,我看到fin快速地扭过头去,但依旧没能错过她红湿的眼眶。我放下手头的东西,自顾自进了房间,眼泪就掉了下来。

没有听到一句,我们会想你们的,我们舍不得你们,你们别走,这样情情爱爱的情话。也许是因为他们见惯了分离和独守,深知挽留亦索要无果,越来越吝啬将想念挂在口头。他们用这般别扭的希冀,祈求天公不作美,让我们无奈滞留。可是啊,这么多年了,那个场景,那句话,每每提起,都成功地让我热泪盈眶。

山与山之间开辟出的山路,我们和孩子走在路中间,一路走到可以搭车的地方。搭车回到城市,回到原本属于我们的地方。而孩子们会在这里等着,等着明年新的义工再来,等着自己长大,等着自己强大,出走这里,去看看我们和他们说的,外面的世界。

山间一路循环起歌儿。

“你是我们,一直寻找的灯塔

指引我们的方向

知识力量,照亮前方

把山区孩子的心照亮”

“我相信,用我真心

能让灯塔更光亮

在这个城市,我和你相遇

在那未来日子里

我们与灯塔同行”

#大合照的时候孩子还没能齐人

但是能来的,都来了。

下乡回来后。

我参与了灯塔剩下半年的培训,也陆陆续续参与灯塔的其他工作。可是由于各种原因,我没能再回访,再回去看看那些孩子。时隔一年后,我已留足长发,染了发色。终于买了一台机子自个儿捣鼓,到处旅游到处拍,有了自己新牵挂的大小事迹。

过往的日子没有沉浸,往后的日子亦不咸不淡。只是在这不咸不淡之中,有一天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轻松又急促的语气:高露洁姐姐,我用我妈妈的手机打电话给妳,妳猜我是谁?难以形容那一刻我的心境,很安静,很祥和,很温暖,仿佛回到了那一个看满天星的夜晚。我听出了他的声音,那个我最喜欢的一直要和我下棋又不善言辞的小男生。我假意猜了几个名字,让他在最后一刻自发揭晓谜团,打电话这头我发出嘎嘎的惊喜的笑声。话题就此沉默,我不得而知他想打来做些什么,也许他就是单纯地想打电话来,不为做什么。就这么耐心地等候。

他夹杂着稍显紧张的声线,开了口

“我有好好学习”。尾音又稍显低落。

“真的吗,真的有好好学习吗?”

“嗯!”

“那努力读书将来和高露洁姐姐读一样的大学好不好?”

沉默片刻,似乎这个承诺分量太过沉重。

“好”。

谨慎而郑重,以男子汉之名,行许诺之事。

那一刻我想啊,其实我什么都没做,但好像又做了一些什么。

如果一个人努力的未来有我的一臂助力,那又是一件多么荣幸之至的事情。

知识力量,照亮前方,

把山区孩子的心照亮。

#手工课的时候

燕子和小沅子给小班的孩子做了纸质的手表

回广州后的再次相聚

我们是一个人的故事呐,太长,

有机会我再慢慢道来。

附:

灯塔计划组织,百度百科上是这样解读的:“灯塔计划青少年发展促进会”成立于年3月,是一个立足广州面向农村教育的非营利性民间义工组织(NGO)。灯塔计划致力于“方向引领一生”。年7月19日,新增良口镇长流村为新的义教点,灯塔第十六批义工团队下乡长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下乡义教。而后,年7月,灯塔第十七批义工、年7月,灯塔第十八批义工延续下乡长流,进行持续性教育。

Photosallby小鹿

-END-

关于下乡

你的记忆

或者你的想法是什么

欢迎留言轰炸

转发及







































哪家治疗白癜风权威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tazx.com/dtstc/291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