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习一种中草药灯心草
灯心草别名:
灯心、
灯草。
民间传说
传说在广东信宜灯心塘有个良家妇女陈氏,正直善良,勤劳,父亲是远近闻名的医生,她自然学到不少医学知识,谁家有人生病,有求必应,药到病除,无治不愈的。自从父母亡故后,她嫁给一个老实贫苦农民为妻,婚后生下一男孩,日子过得挺不错。
话说有对夫妻喜添一女儿,白白胖胖的,夫妻视为掌上明珠,可是出生不久就发生不幸的事:小女儿不吮奶,不哭也不动,继而双目紧闭,口角流水,心跳微弱,面色苍白,已经不省人事了。夫妻舍不得丢掉自己的亲骨肉,请来村里,县里的医生,都久治无效,眼看小女儿活不成了,夫妻急得哭了。村里人赶来看望,有人打听到陈氏能治好小孩的病,叫他们赶快去请她来。陈氏知道后,马上带上几条白色细长柔软的草药,朝小孩家赶去。
陈氏边诊边问病情,诊完后,劝小孩爹妈不要担心,她会治好小孩的病,并叫人准备所需要的东西。她找来一个浴盆,倒入热水,把采来的新鲜药物搓碎搅拌,然后帮小儿洗头、擦身,接着便是烫点,她拆下一段白色草药放在油里蘸蘸,又移到火里烧红,再贴到小孩身上烫,先是额头两点,最后手掌心两点,总共烫了十四点,不一会,烫点起红来,成为痂。然而小孩却无响也无动。此时,陈氏说过几天小孩的病就会好的,她过几天再来看。并嘱咐小孩爹妈严加照顾,说完就告辞了,小孩爹妈再三请她吃了饭再走,陈氏便吃了饭,小孩她爹又给些钱作酬谢。不久,小孩的病竟奇迹般好起来了,谢天谢地,宝贝儿已开眼了会吮奶,长得更加可爱了,夫妻心里乐极了。后来,陈氏又来看过几次,见小孩无事,也就放心了。孩子的爹妈真不知怎样感谢这位神医,救活了他们的女孩。
后来,不知哪个顽皮鬼竟拾起弃落的白色草药,拿回家试作灯点点灯,灯光明亮。由于它可以作灯点,又因它是陈氏医生从她家乡信宜灯心塘带来的,于是灯芯草这个名字不胫而走,从此就叫开了。
植物识别
多年生草本,高40~cm。茎簇生,直立,细柱形,内充满乳白色髓。叶鞘红褐色或淡黄色,叶片退化呈刺芒状。花序侧生,聚伞状,多花,花淡绿色,花被片6,条状披针形,排列为2轮,外轮稍长,边缘膜质,背面被柔毛。蒴果长圆状。花期6~7月,果期7~10月。生于水旁、田边等潮湿处。
中药识别
本品呈细圆柱形。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有细纵纹。体轻,质软,略有弹性,易拉断,断面白色。气微,味淡。
来源:本品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的干燥茎髓。
采集加工:夏末至秋季割取茎,晒干,取出茎髓,理直,扎成小把。
选购贮藏:以色白者为佳。置干燥处。
现代研究:有镇静、抗菌及抗氧化等作用。
性味归经:甘、淡,微寒。归心、肺、小肠经。
功能主治:清心火,利小便。用于心烦失眠,尿少涩痛,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煎服,1~3g。外用适量。
用药禁忌:下焦虚寒,小便失禁者慎用。
药方选录
①治五淋癃闭:灯心草50克,麦门冬、甘草各25克。浓煎饮。(《方脉正宗》)
②治水肿:灯心草克。水煎服。(《方脉正宗》)
③治热淋:鲜灯心草、车前草、凤尾草各一两。淘米水煎服。(《河南中草药手册》)
④通利水道:灯心十斤(以米粉浆染,晒干,研末,入水澄之,浮者为灯心,取出,又晒干,入药用二两五钱,而沉者为米粉,不用矣),赤白茯苓(去皮,兼用茯神去木)五两,滑石(水飞过)五两,猪苓(去皮)二两,泽泻(去须)三两,人参一斤(去芦,切片,煮浓汤去渣,漉净,炼汤成膏如糖饧,用以和膏)。上灯心等五味各为细末,以人参膏和成丸如龙眼大,朱砂为衣,贴金箔。每用一丸,任病换引。(《韩氏医通》天一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tazx.com/dtstc/3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