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攻坚克难方能赢得未来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奋斗是时代的旋律。

枭阳的鼓角争鸣早已远去,革命的奋斗呐喊声声在耳。都昌,置县余年,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顺着时间的藤蔓点缀成一个个历史传奇和动人传说,形成了独有的鄱湖文化风韵;这方坐拥鄱阳湖1/3水域面积的奇山丽水,孕育着钟灵毓秀的生态风光,引得苏东坡驻足长留,发出了“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的千年感叹;这片红色热土,无数志士引吭高歌,燃起革命的星星之火,赓续着不息的革命精神、改革魄力和攻坚勇气。

日月不淹,春秋代序。迈进新时代,都昌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处,身处新时代洪流,如何定位自身、找准方向、把握未来,这是时代赋予的问卷,也是发展引发的思辨,需要我们用坚定的信心、攻坚的勇气、担当的智慧去审视、去思考、去解答。

找准方位才能走对方向,认清形势才能把握大势。

面对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面对中央和省、市的殷殷重托,面对全县82.6万群众的热切期盼,县委、县政府夙夜在公、日夜兼程,全力推动中央和省市大政方针、决策部署在都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焕发出都昌加快发展、全面小康的蓬勃之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县委、县政府持续深入推进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更加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带领全县上下始终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行。

举旗定向,特色发展。年8月,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坚定不移实施区位、文化、生态、旅游“四张牌”发展战略,通过打基础、破难题、补短板、强弱项,都昌迈开了“基础逐步夯实、环境逐步优化、人心逐步凝聚、发展逐步加快”的坚实步伐。

党建引领,改进作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村“两委”换届;诵读红色家书,传承红色基因;坚决整顿作风,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实,都昌万事兴”主题教育活动,力除“怕、慢、假、庸、散”等作风顽疾,让都昌这方山清水秀之地风清气正、海晏河清。

……

这是打基础、补短板的2年,这是破难题、促赶超的2年,这是提信心、鼓干劲的2年。都昌的发展正如区位的跨越,从“盲肠小路”一举跃入“通途大道”,迎来了加快发展机遇期、黄金期,也毅然迈进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期、攻坚期。

事非经过不知难,道非行过不知艰。

今日之都昌,除去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发展、城市建设、“三农”等重点工作,还要一肩担起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棚户区改造、义务教育迎国检、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历史性任务。重任在肩,困难在前,由不得半点推诿、容不得丝毫懈怠。砥砺前行、高歌猛进的背后,是脱贫攻坚与棚户区改造面临的巨大压力,是基础薄弱与财力紧张造成的现实制约,是加快发展与生态保护带来的双重挑战。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远的路。县委、县政府始终站在对事业、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高度,带领全县上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担当有为,在薄弱的基础上谋发展,在被动的局面中求突破,在巨大的压力下敢作为。如今的都昌,蓄势待发、步履铿锵。

脱贫攻坚稳扎稳打、奋起赶超。换届之初,面对全县极为薄弱的脱贫攻坚基础,县委、县政府迎难而上、加压奋进,县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县四套班子领导以身作则,带头挂点乡镇督导扶贫工作,动员全县上下几乎一边倒抓扶贫;全县各级干部放弃节假日,日夜奋战在扶贫一线,脱贫攻坚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机制得到进一步健全。

交通区位跨越发展、一朝圆梦。曾几何时,“进出都昌盲肠路、县城周边无高速、陆路运输无铁路、境内南北不通畅”是我县真实的写照。都昌火车站因进度滞后一度面临困境,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高位推动、全力以赴,站区建设后来居上,彻底结束都昌没有火车的历史,一举迈进了高铁时代,使都昌从闭塞的湖区边缘走向开放的发展前沿;都九高速加快建设,明年将正式全线通车;都南高速正式列入全省高速公路发展规划,不久的将来将融入到省会一小时经济圈;三周公路、苏流公路升级改造、S多宝至县城改建工程、三万南公路等一批交通项目快速推进。如今的都昌,正昂首阔步走在加快发展的快车道。

棚改工作创造历史、开启新篇。面对棚户区改造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面对老城区环境脏乱、功能不全、交通拥堵等现状,面对广大居民群众热切期盼棚改、社会各界关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tazx.com/dtstc/763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