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凡人善举道德灯塔如皋市爱心城市馆开
烁玉流金,爱满雉水。7月26日上午,如皋举行爱心城市馆开馆暨第九届“小亭志愿服务月”启动仪式,首期“新时代文明实践——我说”栏目也亮相活动现场。
年7月,如皋籍优秀学子赵小亭在贵州省支教时不幸遇难。为了传承“小亭精神”,如皋在每年夏天开展“小亭志愿服务月”活动,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9届。以赵小亭为代表,近年来,如皋涌现了大批爱心典型,有同饮一江水铭心救命情的杨菊玲,有传承雷锋精神的当代好军人谢国江,有扎根群众的“扒地草”刘荣贵……多位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让爱心之花在雉水大地竞相绽放,具有深厚积淀的如皋爱心城市馆应运而生。如皋市委书记、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张建华和历届好人代表等共同开启大爱之门。
当天,部分好人代表、市民代表成为爱心城市馆首批嘉宾入馆参观。“中国好人”赵颖东在馆里看到自己的名字,备受鼓舞:“我只是条‘爱心邮路’中的一员,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我会坚持做下去,继续服务乡邮路上的老人们。”据了解,如皋爱心城市馆位于如皋市图书馆一楼东侧,日常免费对市民开放。
如何以志愿服务领跑新时代文明实践?在现场,如皋市卫健委、搬经镇、老干部局、邹蔡村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所、站、点)的负责人先后开讲。如皋市石庄镇邹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邹平介绍了该村志愿服务在推进移风易俗,简办红白事上起到的明显作用。据了解,该村成立了易俗堂,主要用于村民办理红白事。堂内桌椅、舞台均无偿提供,可同时容纳人,12桌次吃饭。易俗堂平均每月办理红白事3至4次。目前,村民在堂内办事,水电费均由村里承担。邹蔡村村民邹新中儿子考大学在堂内宴请亲友,志愿者们在现场维持秩序,引导宾客就座,保持堂内卫生清洁。该村红白理事会成员张光领担任志愿记账人,在红白理事会的全程监管下,村民们自觉执行“庄邻礼金不超过元,亲属礼金不超过元”的规定。
据了解,如皋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以来,持续开展群众认可、乐于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结合元宵节、“学雷锋日”、端午节、建党节等时点,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持续开展“志愿接力马拉松”,万“粽”一心、“我带爸妈看如皋”、“为爱而来”新婚第一课、“党员志愿者同唱一首歌”等特色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如皋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余场次,形成个性特色项目88个。注册志愿者人数已达21万,志愿服务组织余个。如皋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副主任高峰说,“我们要传承小亭志愿精神,整合实践项目,建设百姓家门口的‘服务中心’;要延续爱心城市内涵,健全体制机制,建设百姓家门口的‘慈善中心’;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引领群众跟随,建设百姓家门口的‘信仰中心’”。
来源:交汇点
最美奋斗者投票
快来为我们江苏的最美奋斗者点赞!
文明实践丨江苏宿迁:千余户村民缘何甘守一纸“戒规”
新时代文明实践
志愿,“镜”见丹阳之美
更多精彩内容,请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tazx.com/dtstc/9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