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惊现小腿一样粗的巨型野生菌图视

广告▲

近日,在云南泸西旧城镇者白村,一位村名上山砍柴时发现了一大丛巨型野生菌,差不多有十几朵。看上去,这一丛菌子就是菌子中的巨无霸,其中1朵从菌帽到菌根,0.8米高,算下来比云南景谷县正兴镇猛乃村发现的有0.67米高还大很多。但是由于保护不当,现在已经被分散,放在家里不敢食用,等待专业部门进一步鉴定。

据杨林生说,菌子是7月15号傍晚他在村子公路边砍柴时无意发现的,当时这一丛同根长在一起,菌子的菌帽完全裸露在地表。由于菌根埋在地下很深,花了很长时间才把它弄出来。当晚带回家后他就“火”了,全村出动观菌!

一八十岁老奶奶来围观后一直合不拢嘴地表示从未见过这么大菌子,不过发现的主人家说了,因不知道能不能食用,所以不敢出售他人。

这么大的野生菌小编还是第一次见,大家围观欣赏下就行,吃的话就免了,就像泸西话说的,拿不准呢冒昏吃,不然会见着小人人呢!

泸西野生菌现已大量上市,各位爱吃野生菌的朋友,小编提醒你“悠了点”,因为每年到菌子成熟的季节,医院就会陆续收到中毒的病人,所以,野生菌有风险,吃菌需谨慎!

有小伙伴要说了,吃菌中毒?别闹了,那是因为笨,因为不认识菌、不会加工还有可能喝了酒!这位小伙伴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同一种菌今天吃没事,明天吃就中毒!你听过没有?甚至还有更夸张的,一个碗里吃菌子,有中毒的,有没事的!所以说,野生菌要是和你过不去,那真是“闹”你没商量!

听小编这样说,吃货们肯定受不了,这样说来,是不是要放弃吃菌,这就像是放弃了人生一大乐趣。好吧,小编知道,不能阻止吃货们的脚步,那只有帮你们普及下知识了,好好学习,毕竟知识多点没坏处,至少在你中毒后,见到“小人人”的时候,你知道是幻觉,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做!而不是和“小人人”一起嗨!话不多说,关于野生菌安全指南来了!

如何辨别野生毒菌

A生长地带可食用的无毒野生菌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B颜色有毒野生菌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采摘后易变色。

C形状无毒菌的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有毒的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柄上有菌环,菌柄细长或粗长,易折断。

D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生菌撕断菌柄,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E气味无毒菌有特殊香味,有毒菌有怪异味,如辛辣、酸涩、恶腥等味。

F测试在采野生菌时,可用葱在蘑菇盖上擦一下,如果葱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不变色则无毒。

G煮试在煮野生菌时,放几根灯心草、少些许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灯心草或大蒜变成青绿色或紫绿色则有毒,变黄者无毒。

H化学鉴别取采集或买回来的可疑菌子,将其汁液取出,用纸浸湿后,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盐酸或白醋,若纸变成红色或蓝色的则有毒。

几种常见的野生毒菌特点

1、白毒鹅膏菌,又称白毒伞,剧毒,中毒类型为肝肾损害型,是致死率极高的毒菌,一般食用后6-24小时出现不适,如头昏、乏力、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可能出现1-2天“假愈期”,随后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因多肝肾损害,严重者出现昏迷、黄疸、无尿等症状,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2、亚稀褶黑菇,子实体中等大,直径6-11.8cm,菌盖浅灰色至煤灰黑色,菌褶浅黄白色,受伤处变红色,稍稀疏,不等长,厚而脆。此种毒菌误食中毒发生率达70%以上,一般进半小时左右发生恶心、呕吐等症状,中毒特点:明显肌溶解,CK、CK-MB及尿酸增高,病死率较高,中毒者多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3、黄粉牛肝菌,误食后主要引起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症,属胃肠炎型。该菌新鲜时气味难闻,表面布满一层黄粉,便于识别。与马尾松等树木形成外生菌根。

4、秋盔孢伞,别名秋生盔孢伞、科生鳞耳,子实体小,夏秋季在针叶树腐木上成群或成丛生长。此菌极毒。中毒表现与毒鹅膏相似,中毒类型也属脏器损害型,表现肝肾功能严重损害,死亡率也极高。

食用野生菌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三个最基本的原则:

1、没有吃过的一定不要吃;

2、不认识的一定不要吃;

3、没有把握的一定不要吃。

注意事项:

1、不要购买和采摘自己不熟悉的菌类;

2、野生菌应炒熟炒透后再吃,最好每次只食用一种野生菌。如食用牛肝菌。最好先煮熟一下,以减少中毒发生的可能性;

3、吃菌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

野生菌中毒后如何采取紧急自救

食用野生菌中毒后,很快就会有恶心等反应。中毒的人在医生救治之前,应采取一些措施缓解毒情。为了争取时间救治和缓解毒情,中毒的人或者其周围的人应尽快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医院救护时,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其喉部,使其将胃里的东西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

三是让患者饮用少量糖盐水,补充丢失的体液,防止中毒者脱水导致休克;

四是对已经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

五是保留野生菌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野生毒菌中毒的主要类型与特点

1、胃肠类型:发病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为主,一般在进食后0.5-6小时发病。严重者常因剧烈呕吐和腹泻引起血压下降、休克、昏迷等。引起这类中毒的毒菌已知约80余种,多见于红菇属、乳菇属、粉褶菌属、黑伞菌属、白磨属和牛肝菌属中的一些毒菌,如黄粉牛肝菌。

2、肝肾损害型:此型中毒最为严重,毒素为剧毒,如毒肽、毒伞肽等,主要表现为以严重肝肾损害为主的多脏器损害。由于中毒者病情凶险,又没有特效解毒剂,极易导致死亡。按病情发展可分为: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恢复期。目前已知引起这类中毒类型的毒菌约20余种,如白毒鹅膏菌、秋生盔孢伞菌等。

3、神经精神型:此误食蝇伞、豹斑毒伞等引起,主要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病人可能狂笑,手舞足蹈,产生幻觉,严重者出现抽搐、昏迷等症状。有的病人还可伴恶心、呕吐、腹病、腹泻等胃肠炎症状。这类毒磨菇约有60种。

4、溶血型:多为鹿花菌、褶鹿花菌、赭鹿花菌等引起,误食这类毒磨菇刚开始出现胃肠炎症状,后出现黄疸,血尿、急性贫血、肝脾肿大等,此型病情也凶险,也没有特效解毒剂,也容易导致死亡。引起这类中毒的毒磨菇约有18种。

5、日光性皮炎型:误食这类毒磨菇后可使人体被日光照射部位出现皮炎,如红肿、火烤样发烧及针刺般疼痛。一般在进食后1-2天发病。这类毒磨菇主要是叶状耳盘菌,又称猪嘴菌。

来源于红高原泸西原标题:泸西惊现巨型野生菌,和小腿一样粗......部分内容来源微友:杨猛









































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tazx.com/dtsxw/433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