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弓长岭地名,你知道几个

小城弓长岭,

有着纵横交错的街区与村落,

他们各自都有着极富特点的名字。

但是,你知道吗?

在弓长岭这些老地名由来的背后,

却藏着说不尽的故事……

▲汤河两岸

刘春裕摄

  现今是区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实际是源于一个山岭的名字。据《辽阳县志》载,弓长岭位于辽阳城东75里,因山岭形式如弓,故得名。明代,称天城山。范围不广,东西10公里左右。它能够取代统治寓意十足的“安平”,成为当今的区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完全是因为当代人更加青睐其山岩下蕴藏的丰富的铁矿资源。

▲弓长岭露天矿

王志浩摄

  据史书记载和古人采冶遗迹考察证明,早在西汉时期就已开始在这里采矿冶铁,魏晋南北朝时期冶铁业继续发展,辽金时期已有大批官工从事冶铁。元代延佑年间,曾在辽阳设冶铁提举使,专门管理鞍山、弓长岭一带的冶铁业,后归属中政院直接掌管。到明朝末年,这一带的采矿冶铁业已有相当规模。清朝初年统治者恐“泄地气”、“走风水”,严禁矿冶,矿区开始停采。到此为止,这一代的地名,都是叫作安平。

  到20世纪初,日本侵略势力开始攫取辽阳弓长岭一带矿产资源采矿权。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政府出于扩大侵略战争的需要,开始掠夺弓长岭矿产资源。年4月,正式成立弓长岭铁矿公司,后来并入鞍山昭和制钢所,改名为昭和制钢所采矿部弓长岭采矿所。这一时期,弓长岭也只是作为一个采矿企业的名称出现。

  解放后,年,弓长岭矿区划归鞍山市,在该地区成立鞍山市第五区公所。年,原区公所撤销,改建辽阳县弓长岭镇,弓长岭三个字,第一次成为一级行政区划名称。年,建区,因弓长岭区是因矿而兴,故又使用了“弓长岭”三字作为区名。

▲魅力弓长岭

韩敏摄

  汤河,弓长岭一个河流的名字。它是太子河的第一大支流,上游分东西两支。西支曾叫褡裢河、连河,现在叫下达连河,简称下达河。发源于辽阳县吉洞峪乡韩家岭;东支又分东西两股,东股古称室伪水,又称河栏河,旧称妈妈街(音gai)河,发源于辽阳县河栏镇样子岭山,西股叫麻屯河,发源于辽阳县塔子岭乡熊洞沟和吉洞峪乡宋家岭山下。汤河东西两大支流于今水库坝址前汇合,形成汤河干流,流经小屯镇西双庙子村注入太子河,流径全长90.9公里。但实际上,真正的汤河河段,应是今天水库大坝以下到小屯双庙子之间12公里的河段。

▲汤河风光

张威摄

  其名称的由来是怎么回事呢?汤,古代称热水为汤,故成语有“赴汤蹈火”一词。所以,汤河,顾名思义就是热水河、温泉河的意思。柳河汤,也就是柳河温泉的意思。关于汤河温泉的利用,现在可以追溯到唐代,传说中的八宝琉璃井,相传即是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征东时建造的。

▲八宝琉璃井

  汤河作为一个地名的出现,源于在两大支流汇合处,即汤河河段的起点处,有一村名叫汤河沿。因该村地处明代自辽阳通往朝鲜的驿路上,因此,自古以来,颇称繁盛。年,汤河水库建成蓄水,该村与库区内其它村屯一起被淹没。

▲汤河水库

刘伯隽摄

  安平,曾是辽阳城东一个历史上著名的屯堡。据民国《辽阳县志》记载,安平是西汉宜丰、两晋安平县的故地。辽代在此设衍州县,金代设宜丰县。元代由辽阳至高丽的驿路第一站,称头馆。据《辽阳古迹遗闻》记载,至民国初期,村东尚有遗迹,百姓称其为后城(堠城)。

▲安平火车站老照片

  清朝末年,辽阳州下辖21个乡,大安平村为第二乡驻地。民国后,区村制调整,全县划分为十个区,大安平为第四区驻地,地位更加重要。直到年划归鞍山前,安平一直是区政府所在地,管辖整个辽阳县东部地区。

▲现在的安平

冀真福摄

  三官庙至今作为一个村名,其实,它应是源于道教寺院三官庙。三官庙也叫三元庙。供奉的是上元一品九气天官、赐福紫微大帝;中元二品七气地官、赦罪清虚大帝;下元三品五气水官、解厄洞阴大帝。即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他们的生日分别为上元正月十五日、中元七月十五日、下元十月十五日。

  在三元大帝中,无论是赐福的天官、赦罪的地官还是解厄的水官,都与汤河沿岸的百姓息息相关。这也许就是老百姓在这里建三官庙的原因,也正因为有了这个三官庙寺院,这一带才被称做了三官庙村,并一直沿用到现在。

  穆家坟原是清代满洲乌苏氏家族奉旨在辽阳正兰旗界择定的茔园墓地。自清初至民国,共葬入多人,从墓地占地面积和葬入人员的数量来看,是目前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满族墓葬群。墓主人的级别虽然都不是很高,但今辽阳市境内新城、望宝台、灯塔蓝旗,以及城内散居的乌苏氏后人的数量很多。清代后期,乌苏氏后世纷纷改汉姓为穆、柏、吴等,所以其茔地被称为穆家坟,后来亦成为村名。其墓园,现在已列入市级保护范围。

  姑嫂村,村以城为名由来已久,姑嫂城位于辽宁省弓长岭区安平乡姑嫂村北白石山之阳。历经千年沧桑,数百载岁月,向世人展示着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古老文化。史料记载姑嫂城始建于唐,再修于明朝万历年初,为明烽燧遗址。

▲姑嫂城春色

王珏摄

  相传很早很早以前,在汤河东岸,有一个村落,叫朱卯屯,村中住有几十家农户。适值王朝衰落,天下大乱,兵戈不息,连年战争,弄的民不聊生,鸡犬不宁。朝庭为了扩充军队,把男丁不分老幼,统统抓去充军,村中只剩下小孩和妇女,不但要承担耕种纺织的任务,还要守护家园。

  为了抵御外族入侵,防止朝庭败兵侵扰,村中妇女也不得不组织起来自卫。当时村里有一青年,名叫朱卯,被朝廷拉去当了壮丁,家里只剩下怀孕的妻子闻氏和小妹蓉姑,在村中是最年轻的妇女了。

▲摄影:琴上的蝴蝶

  为了保卫家乡,姑嫂二人商量决定建两座城池,以做固守的计策。其小姑子就在村后筑一座城,其嫂闻氏在参将峪再筑一座城,敌兵入侵时好有个照应,两城可互为犄角,能遥相呼应。

  小姑子筑的城迅速完工,而嫂子因身体不便,进度缓慢,闻氏只砌完了城的四周边墙,还没来得及填心,敌兵己开始攻打姑城,朱蓉儿只身接战,与敌兵从早杀到晚,累的精疲力尽,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再说另一股敌兵去攻打嫂嫂的驻地,这时,嫂嫂闻氏已知小姑城已被破,在敌军中战死。料想自己更是独木难支,更兼就要临盆,为了不受到敌兵践踏和侮辱,以保其清白名节,决定以身殉夫,临自杀前高声呼唤:“他姑姑等等……为嫂我随后就来!”喊罢,拔剑自刎而死,留下一座未有筑完的空心城。

▲摄影:琴上的蝴蝶

  姑嫂遗体被安葬后不久,双双化作布谷鸟,每到姑嫂殉难的季节,这两只布谷鸟便飞出来在空中盘旋啼叫,姑姑噔噔……姑姑噔噔的哀鸣声。村民纪念其姑嫂忠勇可嘉,贞节可悯,为此把二人遗体葬于城南,并将石城命名为姑嫂城,朱卯屯改名为姑嫂城村,以示纪念,这个名字一直延用至今。

▲摄影:琴上的蝴蝶

  牛录是清代八旗制度下最基层的单位。女真部落为了狩猎的需要,每十人编排成一个集体行动“小组”,每个小组的名称就叫做“牛录”,牛录的首领称额真,汉语为“箭主”的意思。这便是早期“牛录”一词的由来。努尔哈赤在统一建州女真各部后,势力扩大,遂在牛录这一组织形式的基础上又改为八旗制。明万历四十三年(年),努尔哈赤规定,每兵丁为一牛录,其头领称为佐领,掌管所统属的户口、田宅、兵籍、诉讼等一切事务。五个牛录设一参领,五个参领设一都统,都统也就是旗主,共分八旗。后又陆续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八旗制度贯穿清朝始终,而作为八旗基层机构的牛录,自然也自始至终存在。以牛录为地名,自然说明当时此地为某牛录首领的驻地或封地。今灯塔市有音得牛村,全称应是关音得牛录,关音得是牛录的首领、佐领。清代辽阳旗人共分属25旗(满、蒙、汉各八旗及巴尔虎旗)当中的15个牛录,只有这两个地名被流传了下来。

地名是历史的缩影,

展示出了历史的记忆,

描绘出民生的风情画卷,

弓长岭的乡镇、街道,

绝大多数都保留了琅琅上口的老地名

也使得弓长岭这座历史小城更具魅力

这些老地名的故事,你涨姿势了没?

如果本文让您驻足,

欢迎您分享至朋友圈!

别忘了点击文章下方的

一起为大美弓长岭吧!

“弓长岭旅游”







































白癜风患者的饮食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tazx.com/dtsxw/44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