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新闻丨龙井市政府考察团莅珲考察

点击「图们江报社」可快速   本报讯(记者王锐)5月7日,龙井市政府考察团一行来到珲春市,就项目建设进行考察。

  在延边大学珲春校区项目建设现场,考察团结合项目沙盘及展板对项目进行了了解。该项目用地面积约5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室内体育馆、大学生活动中心、办公楼、食堂、宿舍及其他附属用房,将于9月份实现招生。

  在民族国际花园酒店项目建设现场,考察团结合项目展板了解到,该项目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建设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致力于打造集餐饮、休闲、民族婚俗、住宿等为一体的朝鲜族风格花园式酒店,计划年末实现主体封顶,年投入使用。

  考察团还到珲春大桥、雅戈尔(珲春)国际服装城、金鑫生物制药、珲春宏尔达制鞋等项目建设现场实地了解了各项目规划建设、工程进展、功能配套和发展前景等情况。

  珲春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陈广东,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金桂英陪同考察。

推动形成家庭文明新风尚

  本报讯(记者贾欣欣)近日,吉林省妇联调研组在延边州妇联主席曹於今等相关人员的陪同下来到珲春市,就家庭儿童工作开展专题调研。

  在珲春市敬信镇,调研组就“吉林乐姐”乡村旅游项目、边境村镇“妇女之家”建设、“巧姐手工坊”运作情况、乡镇妇联在群团改革中存在的困难等进行了深入了解;在新安街道“蒲公英之家”,调研组详细了解了该街道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特殊家庭,亲子阅读等活动开展情况;在珲春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调研组了解了珲春市妇联依托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开展亲子阅读和贫困妇女创业就业培训等情况。

  调研组对珲春市家庭儿童工作给予肯定,并指出,珲春市妇联要继续发挥职能优势,抓好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利用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妇女之家等阵地,以“书香润德”等亲子阅读活动为载体,创新家庭教育工作;要加强新媒体宣传力度,提高妇联通和   珲春市政协副主席潘云华陪同调研。

做敢闯敢试珲春人

赵浩本(退休工人)

  我是一名退休工人,出生于吉林省蛟河市,大学毕业之后被分配到珲春工作。我在珲春已经工作生活快三十年了,可以说基本见证了珲春的发展进程。

  以前的珲春是个小县城,年变成了县级市。刚到珲春时,我正好赶上珲春的大开发,珲春“金三角”的名气就是那时候喊出来的。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珲春顺应国家沿边开放的浪潮快速发展起来。原来珲春矿业集团的位置都是苞米地,现在矿业集团正在逆势崛起;从一大片稻田地上崛起的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其发展速度更是惊人,原来就是屈指可数的几个工厂,现在是边合区、出口加工区企业云集,造就了口岸经济繁荣发展的喜人局面。

  庄严书记对珲春示范区精神的凝练和总结很到位,其中有一句我觉得特别好,那就是“敢闯敢试、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我觉得,珲春发展迅猛,离不开大胆的尝试和全力的拼搏。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觉得珲春的各种机制越来越完善,在珲春发展的机遇也越来越多了。

  虽然我现在退休了,但我也想做一个创业者,这也正符合珲春示范区敢闯敢试的拼搏精神。我希望示范区精神能更好地传承下去,这将是珲春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践行示范区精神做合格共产党员

张春魁(机关干部)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五年风云际会,五年沧桑巨变。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用五年发展的不平凡历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证明,示范区人有的不仅仅是一点精神,而是“创业、进取、团队、实干、拼搏”五大精神!这是全体示范区建设者的骄傲与荣光,更是珲春人的生动写照。

  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我深知这种精神来之不易、弥足珍贵。她是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30万干部群众顽强拼搏、苦干实干,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闯出来的。这种勇于先行先试、敢于向困难“亮剑”,永不退缩、永不服输的胆略、魄力、劲头,体现了珲春人民不屈不挠追求幸福生活的执著与坚毅。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倍加珍惜与呵护这个精神“火种”,身体力行践行示范区精神,推进“学做”常态化制度化,始终以“忠诚干净担当”为标准,认真履职尽责,服务人民群众,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尽全力为示范区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推动人社事业跨越发展

——访珲春市人社局局长赵勇

本报记者张振楠

  “庄严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取得的辉煌成绩,对未来工作指明了方向,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工作上的引路灯塔。”珲春市人社局局长赵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赵勇表示,该局将全力抓好就业工作,满足企业发展用工需要,广泛开展“就业援助月”和“春风行动”等系列促进就业活动。主动到企业了解缺工情况和用工需求,通过举办各类招聘活动,多种形式开展免费推荐就业服务,促进城镇大龄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满足企业用工需求;抓好返乡创业工作,强力推动返乡创业支撑体系建设。发挥返乡创业孵化基地项目和社会保障服务项目的服务效能,大力宣传返乡创业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力度,推动金马大学生创业园等各类创业园区和平台建设,建设省级公共实训基地、省级创业培训机构,鼓励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群体自主创业;抓好外国技能人才管理和服务,逐步扩大外国技能人才和外国专家队伍,提升技能水平,实施精细化管理和服务,吸引更多国内外大型企业落户珲春。

  赵勇说,该局将抓好法定医保参保全覆盖,完善经办流程,加强经办业务考核督导,全面提升经办服务水平。加大依法扩面征缴力度,依法督促和引导各单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做好医保政策、法规宣传;抓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工作,全面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民覆盖,实现“人人参与、人人享有、共建共享”。同时,以基金安全运行为重点,加大医保基金监督管理,健全医保业务管理制度,堵塞管理漏洞,继续加强对“双定”医疗单位的监管和惩戒力度。

  赵勇说,该局将以狠抓劳动监察执法为手段,着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充分发挥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联席会议职能作用,逐步建立服务诚信体系和“黑名单”制度,不断强化劳动监察执法检查工作。继续充实基层劳动保障监察力量,尽量使劳资纠纷矛盾化解在基层。推进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最大限度地将争议通过调解快捷、平稳化解,营造体现人文关怀的劳动环境。

  赵勇表示,该局将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队伍管理和建设,重点加强公务员队伍的日常考核,广泛开展各类职能培训,更好地激发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短期工作、项目合作、科技研发等方式引才引智,推动招商引资与引才引智工作相结合,促进项目和人才引进的双落实。同时,抓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本地人才的培育,实施层级人才培育制度,促进各类人才协调发展。

加快改革步伐优化发展环境

——三论坚持干字当头、争创一流

本报评论员

  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统一起来,这为珲春示范区之舰扬帆远航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而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持之以恒地加快改革步伐,驰而不息地优化发展环境,无疑是示范区打造吉林省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之源。

  加快改革步伐,优化发展环境,必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打造最优的政策环境。面对未来和挑战,我们要创造性地把中央、省、州及有关部门支持珲春加快开放发展的意见和先行先试政策用足、用活、用好,最大化发挥政策效力,让政策红利惠及经济社会发展。要大胆探索行政体制改革的新途径、新路子,通过实行政府部门责任清单制度,实施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直通车”,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下放管理限权,重点推进事业单位分类、商事制度、公车制度、政府服务等领域改革。

  加快改革步伐,优化发展环境,必须深化金融财税改革,打造最佳的制度环境。要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通过组建东北亚商业银行和产业基金,鼓励到国内外设立分支机构等举措,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扩大金融服务供给覆盖面。要加快财税制度改革,大胆创新财政投融资体制、管理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发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中的强大投融资功能,充分利用国内外社会资本参与示范区建设,助推企业大发展快发展。

  加快改革步伐,优化发展环境,必须深化社会事业改革,打造最好的投资环境。要聚焦制约全市发展的重大改革瓶颈、群众期盼解决的民生改革事项和具有珲春特色的创新性改革重点,坚持不懈地一手抓硬环境建设、一手抓软环境改善,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要深入推进干部人事改革,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协调运行机制,坚持德才兼备、能力突出的用人导向,夯实示范区跨越发展动力之基。要做好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改革,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要坚持以城带乡发展战略,拓宽发展空间,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推进科学管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东北亚国际化明珠城市。

  深化改革不停步,砥砺实干创一流。在世界的目光投向珲春示范区之际,我们正信心满怀、破浪前行,做吉林开放的桥头堡、改革的试验田、发展的排头兵。

『七色经济』绘就多彩致富路

——珲春市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走笔

本报记者孙业文

  绿油油的有机蔬菜、红彤彤的富硒苹果、黄灿灿的延边黄牛、晶如白金的富硒大米、黑牡丹般的木耳……在珲春广沃的田野上,种植、养殖品种丰富多元,特色农产品色彩斑斓,处处是人勤地丰的喜人景象。

  近年来,珲春市全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思路,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走出了一条“七彩”的农业产业之路,大大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绿色农产品

  打造绿色有机品牌

  走进珲春市哈达门乡胜利村,一栋栋整齐划一的蔬菜大棚映入眼帘。大棚内绿油油、长势良好的菜苗让人欣喜,在大棚中忙碌的村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

  胜利村村主任郎陆东告诉记者,以前村民以种植玉米为主,但近年来玉米价格一降再降,大家的日子并不富裕。为调整村里的产业和种植结构,带领村民一起致富奔小康,年,在哈达门乡项目基金的扶持下,胜利村新建了5栋蔬菜大棚,为村民们打通了一条转型致富路。蔬菜大棚还为村里提供了一些就业岗位,经过商讨,村里决定雇佣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残疾人家庭的村民,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进一步推动脱贫攻坚。胜利村准备继续筹集资金,扩建大棚,除了种植蔬菜外,还将尝试种植草莓、香瓜等水果,带动村民尽快致富。

  据了解,珲春市的有机蔬菜大棚主要集中在哈达门乡、三家子乡、英安镇等城区周边乡镇,各乡镇利用蔬菜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积极打造“绿色+有机”品牌,促进农户增收致富。

  敬信镇湖泡众多、湿地连片,是当地养鸭户心中的“天然养殖场”。近年来,珲春市敬信镇凭借丰富的水域资源,大力发展蛋鸭养殖产业,推动咸鸭蛋生产,通过注册品牌、设计包装,拓展“绿色、无添加”的品牌形象,使敬信鸭蛋享誉州内。目前,敬信镇鸭蛋年产量达余吨。

  红色农产品

  拓展致富新出路

  暮春时节,走进珲春市板石镇孟岭村,漫山遍野的苹果花将这里装扮成了童话世界,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

  珲春市的苹果种植面积达公顷,年生产苹果达吨,产值在万元以上。主要分布在板石镇、敬信镇、英安镇等地。其中,板石镇孟岭村的富硒苹果凭借其优良的品质、独特的口感远销国内外各大城市,孟岭村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苹果村。

  年,珲春市正式立项“沿江苹果基地项目”,随后邀请吉林省果树研究所、延边农学院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对珲春苹果项目进行论证,确定珲春的图们江沿岸适合发展苹果产业,并在国内外引进32个苹果品种,建立了新品种试验基地,开始对新品种的引种试验,经过多年的考察和筛选,在板石镇孟岭村大面积推广栽种。经过20多年的发展,年,孟岭村苹果种植面积达公顷。同时,珲春市其他村屯在“退耕还林”等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也开始积极摸索发展苹果种植产业。

  除苹果外,近年来,珲春市的草莓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目前,珲春草莓年产量达吨,产值在78万元以上。同时,犹如少女腮红般的苹果梨也是珲春市特色产业之一,珲春苹果梨种植面积约为公顷,主要集中在英安镇、哈达门乡,年产量达余吨,产值在万元以上。

  黄色农产品

  实现规模化发展

  “以前村里家家户户都养牛,那是为了耕地,现在养殖黄牛已经成为了我们村的致富项目。”珲春市马川子乡依力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邰风岐一边赶牛上山,一边对记者说。

  “去年,合作社卖了大小31头牛,赚了30多万元,拿出来18.6万元给全村个股东进行了分红,剩下的钱用于帮扶贫困户和合作社的发展。”邰风岐说,年,依力村通过申请兴边富民资金成立了益农种植养殖合作社,通过饲养延边黄牛,壮大村集体经济,经过数年的发展,目前,合作社已有延边黄牛余头,资产达到多万元,依力村也成了乡内知名的富裕村。

  近年来,珲春市大力发展延边黄牛养殖产业,让众多农户走上了致富路。截至目前,珲春延边黄牛存栏4.2万头,拥有2家省级大型养牛龙头企业,16家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其中,成立于年的珲春市吉兴牧业有限公司是珲春知名的养牛企业,公司注册资金万元,该公司依托珲春独特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黄牛资源,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实施品牌战略,形成了“龙头企业+科研院校+农户”的新型合作关系,使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黄牛养殖的行业中。

  白色农产品

  铸就城市闪亮名片

  “中国金奖大米”“中国优质品牌粳米”“中国国际博览会金奖”“国家驻外使馆专用大米”……珲春大米凭借其优良的品质“敲”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远销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了珲春的一张闪亮名牌。

  “珲春大米为一季米,一年成熟一次,让稻米有更长的时间来积累营养物质。而且,珲春生态环境良好,并始终坚持发展生态农业,珲春大米的高品质毋庸置疑。相信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珲春大米一定会从‘好米’变为‘名米’。”珲春市大米产业协会会长、珲春龙裕集团董事长陈石亭告诉记者。

  多年来,珲春市优化布局,在密江乡建立了富硒水稻基地,在英安镇建立了绿色稻米基地,在哈达门乡建立了有机水稻基地,在马川子乡建立了优质稻米基地,由政府牵头成立“珲春大米”产业联盟,吸收种植大户、加工企业、龙头企业、第三方检测机构、可溯体系建设企业、线上线下销售平台企业,遵循联盟准则,形成利益共同体,实行线上线下多头并进拓宽销售渠道。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制定“珲春大米”品牌宣传方案,有效提升了“珲春大米”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目前,珲春水稻种植面积达公顷,产量6万吨,雪岱山米业公司、田野粮米加工厂等企业在长春、北京、上海等地建立了销售公司,让珲春大米远销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出口朝鲜、韩国、俄罗斯等国家,成为珲春农作物经济的支柱型产业。

  黑色农产品

  推动产业结构快速转型

  “我们村成立了木耳种植合作社,村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定能把木耳产业做大做强。”珲春市春化镇兰家村村主任李涛告诉记者,兰家村目前种植木耳余万袋,年产量60余吨,产值可达余万元,木耳种植让村民过上了富裕的日子。

  珲春的木耳种植主要分布在春化镇、英安镇、哈达门乡、马川子乡等地,种植规模已达万袋,产量可达吨(鲜货),产值达万元。近年来,珲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立足实际,抢抓机遇,积极探索村民增收致富途径,经过反复调查、研究,最终把发展黑木耳作为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并通过乡镇政府鼓励成立种植合作社,聘请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购置所需材料、器具,进行黑木耳规模性种植。尝到甜头的村民,纷纷加大投资和种植规模,为珲春做强做大黑木耳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木耳种植外,密江乡、英安镇还积极探索香菇种植。目前,珲春香菇种植达万袋,年产量在吨左右(鲜菇),产值在万元以上。并通过相关企业形成了集科研、种植、销售和技术推广为一体的香菇种植产业链条,先后研发了含人参皂甙和含高钙的香菇品种,助推了香菇种植企业的迅速发展。

  同时,一些农户还另辟蹊径,发展黑猪养殖、森林猪养殖。经过多年摸索,黑猪、森林猪养殖已成为农民致富的新项目。

  蓝色农产品

  大力发展“旅游+”模式“

  每到蓝莓成熟的季节,都会有很多游客来这采摘蓝莓,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珲春市杨泡满族乡松林村村主任王月明介绍说,蓝莓已经成为该村的一张名牌,“蓝色经济”已成为该村探索具有珲春特色生态农业的新途径。

  位于松林村沙金沟的蓝莓基地栽培蓝莓35公顷,年产蓝莓鲜果55吨,是目前延边州最大的蓝莓栽培基地。基地由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裕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兴建,是集蓝莓种植、加工、销售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高科技、高附加值农业产业化项目。目前已举办两届蓝莓采摘节。

  近年来,凭借良好的生态优势,蓝莓在珲春培育成功,并得以不断发展,目前,珲春市共种植蓝莓70公顷,年创产值余万元。依托蓝莓产业等优势,杨泡满族乡努力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强乡”,大力发展“旅游+”模式,通过政策引导、资金倾斜、技术支持等举措,鼓励各村突破发展,不断壮大农业特色产业规模,走出了一条立足边境区位、生态环境、外向型资源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促进了全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粉色农产品

  在探索中前行

  一朵朵美丽的波斯菊在微风中轻轻摇摆,化成花海的波涛,让慕名而来的游客沉醉其中,流连忘返。这片粉色花的海洋承载着珲春市密江乡崔贞姬的创业梦想。

  今年54岁的崔贞姬是土生土长的密江乡农民,从开始尝试种植至今,经过5年多的不断努力,她种植的波斯菊已达余亩,年产花籽余吨,产值达余万元。崔贞姬介绍说,波斯菊也叫作格桑花,它的幼花和花籽在韩国十分紧俏,她每年收获的花籽都销往韩国,虽几次扩大种植规模,但仍供不应求。考虑到种植成本等问题,崔贞姬还先后在黑龙江等地开辟了种植基地,种植规模逐步增大。

  近年来,崔贞姬注册了公司和种植合作社,尝试种植其它种类的花卉和中药材,在提升回报率的同时,还以“公司+农户”的模式与村民签订订单,为村民提供种子和种植技术,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近年来,随着珲春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一些农户把目光盯上了发展鲜花产业上。通过“互联网+”等产业平台,积极发展花卉产业,走出了一条色彩斑斓的致富路。

招才引智推进人才强市

  本报讯(记者张月)5月6日,珲春市举行年招才引智工程首批引进人选对接会。

  会上,17名首批引进人选分别作了自我介绍;市编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编制办理、待遇落实等情况;各接收单位和引进人选针对今后工作等展开热烈讨论。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市编办和人社局要再接再厉,尽快落实引进人选的编制办理、工资核定、待遇发放等事宜,谋划、安排好7月份第二批引进人选的对接工作及年招才引智工程准备工作。各用人单位要综合考虑引进人选所学专业、能力特点等因素,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切实发挥引进人选高知识层次的优势。引进人选要尽快熟悉本职岗位的业务技能和工作行为规范,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尽快完成工作角色的转变;要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引领促进作用,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履责、勇创佳绩。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治疗价钱
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tazx.com/dtsxw/500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