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之风吹进校园今年桂林的谢师宴有点冷

  桂林生活网讯(桂林晚报记者林扬 唐霁云)孩子考上理想大学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很多家长分享喜悦、感谢恩师最常使用的表达方法就是各类升学宴、谢师宴。前几天,辽宁辽阳灯塔市现最牛升学宴,现场亲朋好友所送的庆祝横幅长度超过千米,消息一出引起了网络热烈讨论,有支持请客,也有认为浪费。

  以往的七八月正是举办升学宴、谢师宴的高峰期,几年前谢师宴还在桂林餐馆刮起过热潮,但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区部分餐馆却发现,虽然一些餐馆仍在推出谢师宴套餐,但定餐的却很少。

  谢师宴旺季不旺

  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内多家餐馆,了解到往年盛行的谢师宴,今年却吹起了“冷风”,此类订单的数量出现了下滑趋势。

  据椿记烧鹅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餐馆在6月份也曾推出过谢师宴的套餐,但市场并不火热,很少有客人预定。她告诉记者,今年升学宴数量较少,谢师宴更是几乎没有。“就七八两个月份来说,有些门店一个月也就只有一两单升学宴,极个别店面会有十几单,但平均下来每个店面都是几单而已。”

  澳门酒家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今年谢师宴的数量不如往年,减少了大约10%-20%,但升学宴的数量比往年多一些,大约增加了一至两成。”

  桂林一家星级酒店负责人唐先生告诉记者:“谢师宴几乎没有,升学宴数量也不大,集中在7月份,但是今年也仅有五六场。”

  市餐饮烹饪协会秘书长吕昌林表示,据他了解两三年前桂林还有一些比较有规模的谢师宴,今年却没有听说,很多餐馆的谢师宴订单都少,而且规模也在减小。“以前都流行举办几十桌的大型谢师宴,现在好像都是只有几桌的小型谢师宴。”

  感谢方式有很多

  九月初就要到杭州某艺术院校就读的毕业生冬冬告诉记者,毕业后他和同班同学一起请老师吃了顿饭,以表达对老师辛苦栽培他们的感谢之情。“毕业之后就很难再见到老师了,即使相聚也是少部分人私下见面,今后的同学聚会可能也不会邀请老师一起来,所以毕业了和教过我们的老师吃顿饭,还是挺有意义的。”

  冬冬认为这是一种对老师表达谢意的很好的形式。在他看来,谢师宴并不意味着要花很多钱请老师吃特别贵的宴席,重点是表达学生的一份心意。“毕竟以后人也很难聚得那么齐了。”

  他也表示,每个人表达谢意的方式都不一样,虽然自己赞成办谢师宴,但也不意味只有这一种方法才能表示感谢,还有一些其他的方式同样能让老师感受到学生的心意。

  今年6月毕业的小黄告诉记者,他所在的班级就在毕业后给班主任送上了一本记录了高中生活点滴的纪念册。

  “我读的是寄宿学校,班主任又是第一次带高三学生,从高一到高三这几年,她在我们身上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不仅仅是学习,生活上也很照顾我们。”小黄说,三年来,每次举办校运会、春游或者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时,同学们都拍了很多珍贵的照片,这些照片也全部用在了纪念册中。“每个同学还把自己想对老师说的话写在了册子里,我觉得这真的很有意义。”

  采访中,一些家长也表达了对谢师宴的看法,市民范先生的女儿今年也刚参加完高考,他们班级并没有请老师吃饭,但是录了一份学生的祝福视频给老师。“我就请了两桌亲戚吃饭,对老师的感谢孩子们可以自己去做。”

  考得好就是感恩

  某中学教了十多年书的兰老师带了很多届毕业班,在她看来,学生们考上理想的大学她也会感到开心和骄傲,而表达感谢不一定需要通过一顿谢师宴,毕业后多回来看看老师,节假日送上祝福,与老师分享故事等,更能令老师们感动。

  “有一名复读的学生,任何事情都会跟我商量,今年考上理想大学,她妈妈后来才知道孩子一直在跟我联系,说要请吃饭,我也拒绝了。”她说,这些与她关系好的学生毕业后会叫她“姐”甚至叫“妈”,这些小细节都体现出了浓浓的谢意。

  桂林一家培训机构的赵老师也表示,任教6年,他也曾接到不少谢师宴的邀请,但只去过两三次,且都是在学生家里吃的便饭。“其实谢师宴就是为了感谢老师,但如果去饭店摆一桌酒席实在有些隆重,不仅让家长破费还显得很见外,没必要。”

  赵老师说,他做的是课外教辅,通常一个班的学生只有十来人,加上他比较年轻,总能和学生打成一片。今年6月,他和这批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合了影,之后学生们将照片洗了出来,并在照片背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送给他。

  “收到照片后我真的非常感动,以前也有不少学生会送我一些卡片或给我发来短信表达感谢,在我看来这是他们对我的认可,比请我吃饭更有意义。”他告诉记者,其实看到学生们考上理想的大学,对他来说就是最大的安慰。

  节俭风“吹冷”谢师宴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多地纪检和教育部门相继出台相关“谢师宴”禁令,禁止在职教师参加谢师宴、升学宴和收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等。

  桂林虽未明文禁止,为何今年谢师宴如此“疲软”呢?

  在广西师范大学经济学博士贤成毅看来,近年来,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四风”中的反奢靡之风,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一些大操大办、过度浪费的谢师宴。很多公共场所或者学校内会贴出一些关于勤俭节约的标语,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醒老师、学生们不要铺张浪费。“一些老师认为谢师宴没必要,不愿意参加,公开或私下都拒绝谢师宴,老师们不参加,谢师宴也就失去了意义,慢慢就少了。”

  贤成毅认为,不管是小升初、中考、高考都仅仅是人生中很短暂的一个阶段,“如果谢师宴过于隆重,还可能给孩子形成一种攀比的风气,反而影响他们人生的下一阶段。”

  另外,对于餐馆谢师宴遇冷,贤成毅分析,目前谢师宴举办规模逐渐减小,餐馆如果在谢师宴这一块利润不高,也慢慢不会主推此类宴席。

  吕昌林也表示,国家政策在调整,消费者消费更加理性,很多宴席都不会大操大办,但不是说现在谢师宴突然消失了,而是谢师宴规模变小或被其他新颖的模式分流了。“大型谢师宴往往比较轰动,而小型谢师宴则比较低调,很多人把谢师宴放在了家里或去周边农家乐举办。”

赞赏

长按







































南京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患者的饮食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tazx.com/dtsmj/108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