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引治病主药诀药性串集补泻温

《引经报使药歌》

小肠膀胱属太阳,藁本羌活是本乡。

三焦胆与肝包络,少阳厥阴柴胡强。

大肠阳明并足胃,葛根白芷升麻当。

太阴肺脉中焦起,白芷升麻葱白乡。

脾经少与肺部导,升麻煎之白芍详。

少阴心经独活主,肾经独活加桂良。

通经用此药为使,岂能有病到膏肓。

用药法程(《本草便读》清.张秉成)

凡用药须明五味。辛者能散能横行。苦者能降能泄。甘者能补能缓中。酸者能收敛。咸者能润下能软坚。能先知各药之性。然后可以合于病情。凡用药须审质之轻重。性之有毒无毒。气之寒热温凉平。然后可以知用之多寡。凡用药当明其五色五臭。青入肝。黄入脾。赤入心。白入肺。黑入肾。臊入肝。焦入心。凡用药须知,质之轻者。能浮能升。可以上入心肺。质之重者。能沉能降。可以下行肝肾。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为心为干者。内行脏腑。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然后可定其升降浮沉。以类相从之用。凡用药当知有相反相畏相恶相使相须之别。惟相反不可合投。其余即无从顾虑。故特将相反之药。列于药品之末。然后可知药之宜忌。凡用药须知制炒之法。各有所宜。如酒炒则升提。姜炒则温散。用盐可入肾而软坚。用醋则注肝而收敛。童便除劣性而降下。米泔去燥性而和中。乳能润枯生血。蜜能甘缓益元。土炒藉土气以补中州。面煨抑酷性勿伤上膈。黑豆甘草汤浸。并能解毒和中。羊酥猪脂涂烧。使其渗骨易脆。去穣者免胀。去心者除烦。明乎制炒之法。然后可以运用治病。凡用药有宜陈久者。有宜新鲜者。陈者取其烈性渐减。火性渐脱。新者取其气味之全。功效之速。学人亦宜考求。然后立方可以灵应。

治病主药诀《医学传心录》

头疼必须用川芎,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羌活少柴胡,阳明白芷还须着,太阴苍术少细辛,厥阴吴茱用无错。巅顶之痛人不同,藁本须用去川芎。肢节之疼用羌活,去风去湿亦其功。小腹痛用青皮治。心(下)痞黄连枳实从。腹痛须用白芍药,因寒加桂热黄柏。腹中窄狭苍术宜。胀膨厚朴姜制法。腹中实热何所施,大黄芒硝功有力。虚热虚汗用黄芪。肌肤浮热黄芩宜。胁下疼痛往来热,日晡潮热柴胡宜。脾胃受湿身无力,怠惰嗜卧用白术。下焦湿肿兼火邪,知母防(己)龙(胆草)并酒(黄)柏。上焦湿热用黄芩。中焦湿热黄连释。渴用干葛天花粉。半夏燥脾斯时禁(半夏性燥,口渴不宜用)。嗽用五味喘阿胶。枳实黄连治宿食。胸中烦热栀子仁。水泻芍药(茯)苓白术。调气必当用木香,若然气盛又非良。补气必须用人参,肺经有热不相应。痰涎为病须半夏,热加黄芩风南星,胸中寒痰多痞塞,白术陈皮两件增。胃脘痛用草豆蔻,若然挟热(黄)芩(黄)连凑。眼痛黄连当归根。惊悸恍惚用茯神。小便黄时用黄柏,涩者泽泻加之灵。气刺痛时须枳壳。血痛当归上下分。痢疾当归白芍药。疟疾柴胡为之君。血痛桃仁与苏木。气滞青皮与枳壳。枳壳青皮若用多,反泻元气宜改作。凡用纯寒纯热药,必用甘草缓其力,寒热相杂亦用之,调和其性无攻击,惟有中满不食甘,临症还须究端的。

《药性串集》

自汗黄芪五味子,盗汗枣肉浮小麦与乌梅。

浮肿阳水麻黄紫苏叶。阴水浮肿附子肉桂与干姜。

腰上肿荆芥桂枝,腰下肿茯苓泽泻防已。

头痛偏寒吴茱萸川芎,偏热菊花桑叶,偏后脑羌活麻黄,偏前额白芷葛根,偏两侧荆芥白芍蒺藜,

偏巅顶藁本牛膝,顽固性头痛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头晕天麻钩藤,目眩枸杞子菊花。

视力减退女贞覆盆子山茱萸,耳鸣核桃枣肉金樱子,鼻塞苍耳子辛夷露蜂房。

口苦龙胆草茵陈。口甘佩兰茯苓,口渴风热芦根葛根、胃热石膏知母。

肠热大黄芒硝,热毒玄参生地,伤阴石斛玉竹天花粉。

牙痛肾虚骨碎补细辛露蜂房,风热牙痛竹叶石膏生地黄连。

咽喉肿痛实火牛蒡子山豆根,虚火盐知母盐黄柏熟地。

咽干熟地枣肉鳖甲。

嘶哑声风寒麻黄杏仁甘草,风热蝉衣千张纸胖大海。

肺阴虚梨汁蜂蜜。项强风寒桂枝葛根。风湿羌活防风川芎。

破伤风南星吴茱萸僵蚕。

肩痛羌活姜黄独活、四肢疼痛上肢桂枝羌活桑枝、下肢独活牛膝。

四肢抽搐蜈蚣僵蚕地龙。

膝部肿痛牛膝独活,手指麻胀豨莶草瓜络桑寄生。

咳嗽风寒麻黄苏叶与杏仁。风热桑叶菊花桔梗。

湿痰法夏陈皮川朴、肺阴虚百合麦冬川贝,痰饮干姜细辛五味子。

肺痈苇茎鱼腥草桔梗,久咳嗽百部诃子。

喘促实喘风寒麻黄杏仁苏子、风热桑白皮黄芩白果,

虚喘肺虚党参麦冬五味子,肾虚蛤蚧附子补骨脂。

咯血外感邪在肺上沙参玉竹、邪在营血生地玄参,火灼山栀子黄芩知母,风热桑叶芦根牛蒡子。

燥咳嗽麦冬天冬百合。内伤肝郁肝火郁金白芍丹皮。

内伤血络覆花降香当归,烟酒伤肺葛花茜草根。

骨脊痛肾阳虚狗脊杜仲牛膝鹿角胶。

寒湿独活防风苍术,尾骶骨痛牛膝杜仲补骨脂。

胸痛虚寒栝蒌薤白、瘀滞赤芍红花郁金。

胸闷枳壳藿香川朴。心下痞块三棱莪术青皮。

肋痛寒热柴胡郁金,久刺痛丹参红花延胡木香、胀痛柴胡枳壳香附白芍、留饮葶苈大枣。

肝痛川楝子合欢皮白芍、胁下硬痛鳖甲山甲龟板。

腰痛肾虚杜仲牛膝川断,外伤牛膝乳没。

胃脘痛寒痛高良姜吴茱萸与乌药,热痛黄连川栋子、

虚痛黄芪党参白术白芍、气痛沉香砂仁枳壳香附、

瘀痛延胡五灵脂,食痛麦芽谷芽神曲、

虫痛使君槟榔乌梅、少腹痛气滞青皮延胡索乌梅。

肠痛大黄丹皮桃仁。脐腹痛(参照胃脘痛)。

小腹痛蓄血丹参桃仁赤芍、热结膀胱猪苓茯苓泽泻。

呃逆虚证丁香柿蒂党参,实证竹茹枇杷叶。

嗳气厚朴砂仁藿香,吞酸黄连配吴茱萸或煅瓦楞子煅牡蛎。

恶心半夏茯苓生姜、呕吐胃寒半夏干姜吴茱萸、胃热竹茹半夏山栀黄连;

伤食麦芽陈皮神曲,痰浊半夏生姜茯苓陈皮,反胃丁香沉香半夏,

饮食差湿浊半夏茯苓白术陈皮。

中气虚人参茯苓陈皮白术,大便溏薄中气下陷白术黄芪桔梗。

湿热下注香薷黄连黄芩白头翁。

肝火偏盛白术白芍防风陈皮、大便水泻白术茯苓。寒症煨姜吴茱萸补骨脂;

热证旱莲草百部;湿证白头翁秦皮;气虚黄芪党参升麻,清脱肉豆蔻乌梅。

大便秘结腑实大黄川朴枳实,津枯肉苁蓉琐阳,气秘沉香槟榔枳实,

热秘麻仁郁李仁、虚秘柏子仁蜂蜜,冷秘肉苁蓉沉香麻仁。

排气木香川朴莱菔子,便血槐花地榆旱莲草。

小便秘黄滑石赤茯苓通草、小便清长金樱子覆盆子桑螵蛸。

小便频数肾虚益智仁覆盆子桑螵蛸山枣肉、湿热车前子柴胡茯苓。

消渴上消花粉麦冬五味子,中消石斛葛根花粉。下消熟地山枣肉五味子。

小便余沥肉桂配知母或杜仲配黄柏,小便刺痛热淋车前萹蓄通草山栀子。

血淋大小蓟蒲黄生地。

石淋金钱草海金砂琥珀湿热茵陈车前通草,阴虚生地知母黄柏,高热滑石淡竹叶通草。

小便不利肺热黄芩芦根杏仁,脾虚黄芪茯苓猪苓,阳虚麝香附子桑螵蛸,

阴虚知母肉桂黄柏,小便失禁益智仁桑螵蛸覆盆子。

夜间多溺桑螵蛸覆盆子金樱子,小便带血茅根地榆石韦。

怀孕浮肿白术茯苓泻,怀孕胀闷砂仁陈皮霍梗。

虚热有汗秦艽地骨皮知母,虚热无汗丹皮山栀子。

掌心灼热多汗鳖甲地骨皮乌梅,潮热骨蒸银柴胡白薇胡黄连。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

心经

问君何药补心经,远志山药共麦冬,枣仁当归天竺黄,六味何来大有功。

玄参苦,黄连凉,木香贝母泻心强;凉心竹叶犀牛角,朱砂连翘并牛黄。

温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细辛独活汤。

肝经

滋补肝经枣仁巧,薏苡木瓜与贡胶;泻肝柴胡并白芍,青皮青黛不可少;

胡黄连,龙胆草,车前甘菊凉肝表;温肝木香吴萸桂;引用青皮川芎好。

脾经

补脾人参绵黄耆,扁豆白术共陈皮,莲子山药白茯苓,芡实苍术甘草宜。

泻脾药,用枳实,石膏大黄青皮奇。温脾官桂丁藿香,附子良姜胡椒粒。

滑石玄明凉脾药;白芍升麻引入脾。

肺经

补肺山药共麦冬,紫菀乌梅与参苓,阿胶百部五味子,棉州黄耆更凑灵。

紫苏子,与防风,泽泻葶苈泻肺经,更有枳壳桑白皮,六味泻肺一般同。

温肺木香冬花寻,生姜乾姜白蔻仁;凉肺黄芩与贝母,人溺山栀沙玄参。

马兜铃,瓜蒌仁,桔梗天冬必去心;引用白芷与升麻,连须葱白用几根。

肾经

补肾山药甘枸杞,螵蛸龟板与牡蛎,杜仲锁阳巨胜子,山萸苁蓉共巴戟,

龙虎骨,怀牛膝,五味菟丝与芡实,再加一味怀熟地,共补肾经十八味。

泻肾不必多求方,知母泽泻两相当。温肾肉桂并附子,鹿茸故纸海沈香,

亦温肾,腽肭脐;凉肾知柏地骨皮,再加一味粉丹皮;引用独活肉桂奇。

胃经

补胃需用苍白术,半夏扁豆绵黄耆,芡实莲肉共百合,山药还加广陈皮。

泻胃火,亦如脾,再加一味南枳实,更添芒硝与大黄,多加石膏谢更急。

温胃木丁与藿香,益智吴萸与良姜,香附白肉草豆蔻,厚朴胡椒生乾姜。

凉胃葛根条黄芩,滑石黄连玄花粉,知母连翘石膏斛,栀子升麻竹茹寻,

十三味药凉胃火;白芷升麻引胃药。

胆经

补胆龙胆与木通;柴胡青皮泻胆经。温用陈皮制半夏,更加生姜与川芎。

凉用竹茹与黄连;引用尽皆同肝经。

大肠经

问君大肠何药补?左旋牡蛎白龙骨,桔梗米壳诃子皮,山药肉蔻并莲肉。

川大黄,南槟榔,枳壳石斛泻大肠,再加芒硝桃麻仁,葱白三寸泻更强。

乾姜肉桂吴茱萸,三者同时能温肠,引药尽皆同胃经;槐花条芩凉大肠。

小肠经

小肠石斛牡蛎补;泻用木通共紫苏,连须葱白荔枝核,同为泻剂君知否。

小肠要求温,大小茴香乌药根;凉用黄芩天花粉;引用羌活与藁本。

膀胱经

橘核菖蒲补膀胱,益智续断龙骨良;泻用芒硝车前子,泽泻滑石石苇帮。

温用乌药并茴香;凉用黄柏生地黄,甘草梢,亦属凉;引用尽皆同小肠。

三焦经

滋补三焦用益智,更加甘草与黄耆;泻用栀子并泽泻;温用姜附颇有益。

原石膏,地骨皮,清凉三焦功效急。引入三焦不用别,药与肝胆无差异。

心包经

地黄一味补包络;泻用乌药并枳壳;温肉桂;凉栀子;柴芎青皮是引药。

行风开表羌独活。荆芥防风蔓薄荷。白芷细辛与藁本。升麻天麻麻黄合。

秦艽威灵并紫苏。一十五味是表药。

祛风化痰天南星。白附藜芦皂荚同。瓜蒂蝉蜕何首乌。全蝎僵蚕牛黄通。

清热润燥青葙子。菊花密蒙五加皮。木贼蒺藜白薇蒌。郁李天竺并巴吉。

各经风药肝川芎。脾为升麻肺防风。心为细辛肾独活。太阳藁本羌活同。

阳明白芷并升麻。少阳黄芪一味通。

上焦热药首黄芩。栀子前胡山豆根。桔梗桑皮共百部。沙参元参与丹参。

中焦热药胡黄连。石斛石膏硝黄先。葛根香薷元明粉。滑石茵陈并黄连。

连翘犀角羚羊角。一十四味俱为寒。

下焦热药车前子。龙胆通草并防已。柴胡地骨龟鳖甲。黄柏苦参共地榆。

各经热药肝柴芩。心血黄连气麦门。脾血大黄气白芍。肾血黄柏气元参。

肺血栀子气石膏。胃血大黄气葛根。

三焦地骨气连翘。小肠木通气黄芩。大肠大黄气连翘。胞络丹皮气麦门。

膀胱黄柏气滑石。各经主药最分明。

各经湿药心黄连。肾肺桑皮泽泻选。白术兼治肝脾胃。三焦膀胱茵陈兼。

秦艽车前大小肠。胞络猪苓一味专。

各经燥药心麦门。肝为当归肺杏仁。脾为麻仁肾柏子。大肠茴香一味真。

三焦大肠山药入。更有胞络用桃仁。

上焦寒药大附子。乌头生姜与桂枝。更有川芎并麻黄。六味热药上焦使。

中焦寒药干良姜。木香藿香丁沉香。草蔻肉蔻并白蔻。肉桂川椒并姜黄。

常山草果白芥子。五灵巴豆与槟榔。胡椒韭子莱菔子。郁金益智砂仁良。

下焦寒药菟丝子。杜仲乌药山茱萸。吴萸茴香补骨脂。荜茇八味下焦宜。

若是寒邪入脏腑。心肝脾血当归良。肝脾吴萸心气桂。肺气麻黄血干姜。

肾气细辛血附子。小肠延胡气茴香。大肠秦艽气白芷。胆血川芎气生姜。

三焦胞络芎附子。膀胱桂枝气麻黄。太阳藁本羌麻黄。阳明升麻葛芷强。

厥阴川芎吴茱萸。川芎柴胡入少阳。太阴升麻并白芷。少阴细辛独活良。

通经用此药为使。何能有病到膏盲。

十二经络泻火用药歌

十二经中皆有火。问君何药泻何经。黄连泻心并肝胆。更有柴胡肝胆同。

黄柏膀胱知母肾。三焦大肠肺用芩。芍药蠲脾石膏胃。木通能泻小肠经。

三焦正治柴胡约。手足阴阳仔细评。

诸经疼痛用药歌

人患风湿对医陈。便将羌活治其因。川芎治脑藁巅顶。芍药用消腹内疼。

脐下青皮黄柏好。腰间杜仲是其真。吴萸治心胃草蔻。胁用柴胡更绳伦。

甘草稍蠲茎里痛。枳壳应消气刺身。血刺痛兮何可疗。唯有当归一味神。

诸经气血用药歌

消痞原来枳术宜。痞塞用去白陈皮。腹中窄狭施苍术。补气人参可用之。

破死血兮桃仁好。活血当归用最奇。更有川芎生补血。木香调气为头药。

上中下三部见血用药歌

三部见血如向治。上用防风中黄连。下用地榆施活法。更加血药佐其煎。

三焦湿热用药歌

三焦湿热肿堪怜。上用黄芩中用连。下用龙胆防己柏。要君切记莫迟延。

中药方剂的药引

(俗称药引子)甚为重要,有的用作主辅药,有的为佐使药,有的为了护胃、矫味,或为了解除部分药毒,方剂中用药引能提高药效,争取早日治愈。

淡盐汤——引主药加强补肾的作用,如六味地黄丸;

灯心草——配主药导心经虚火而下,如天王补心汤;

茶叶——引主药上清头目,如川芎茶调散、辛荑散;

酒——引主药驱风解痉,疏通经络,如牵正散;

米汤——引主药清热止痢,兼护胃气,如香连丸;

苇根——引主药清散风热,解表而不伤津,如银翘散;

葱白——协主药发散风寒,如升麻葛根汤;

饴糖——协主药补土益胃,如小建中汤;

醋——配主药收敛止血,如地榆苦酒煎;

荷叶——引主药清热止血,如犀角地黄汤;

蜂蜜——引主药甘甜缓下,如凉膈散;

梨皮——引主药润肺生津,如桑杏汤;

童便——协主药降逆止血,如十灰散;

荸荠——协主药润肺增液,清热消痰,如五汁饮;

薄荷——引主药理血解郁,如逍遥散;

乌梅汤——引主药镇痛驱虫,如集效丸;

生姜——引主药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如茯苓甘草汤;

大枣——协主药滋补脾胃,如治脏躁的甘麦大枣汤;

姜与枣——同用能佐使主药调和营卫,宁心健脾,解肌祛风,生姜得大枣辛而有润,大枣配生姜补而不腻,如炙甘草汤、桂枝汤等。

蚱蝉——每用3-5个,可以助听开窍,用于实聋,取其发音,亦以声达声之意。

蝉蜕——每用1-2对,治音哑。

蟋蟀——每用1-2对。又名蛐蛐,可以解热,又能利尿,取其穿通,用于尿路点滴不通。

鲜荷叶——每用1角(1/4张)-1张,可以清暑,民间服荷叶粥,取其清馨醒脑、沁人心脾、开胃进食。

白扁豆——每用15克,健脾开胃,民间用为菜蔬,可以佐餐下饭。

赤小豆——每用30克,利尿,民间煮粥服。

绿豆——每用30-克,清暑益气,并可外用,研细粉,古代用为爽身粉。

鲜佩兰——每用15-30克,夏日潮湿,口中甜腻,可用大量,取其芳香清暑化湿,亦“治之以兰”之意。

肾精子——是猪膀胱中的结石,其形比粟粒还小,多保存于龙眼肉上,每用2-3粒,多至7粒,通淋利尿效果好。

蝼蛄——每用3-7个,焙干,农村夏季夜晚可以灯诱捕,利尿通淋效果好。

鹅血——每用一个鹅的血,治噎膈初期有一定效果,有利膈进食的作用。

鳝鱼血——取一个鳝鱼的血,趁热敷于口眼歪斜部位,有牵正缓麻痹作用。

地龙——即蚯蚓,北方成品多用盐渍并有泥土味,用前宜炒过矫味,民间用于定喘,或与治喘药同用,每用10-15克。

.水红花籽——民间称狗尾巴花籽,即辣蓼子,对臌症消水有一定效果,今多用于肝硬化腹水。

鲤鱼——每用约克重1条,煮汤时不加盐,也是民间利尿消肿药,本“千金鲤鱼汤”方意。

伏龙肝——每用60-克,先煎去滓,代水煎药,取其止呕、止吐、止泻、止血,效甚好,也可以用红砖坯用柴草烧炼(忌用煤火)取其中所含之硅化物,凡出血久不止者加此。

玉米须——每用1束(约15克),治全身性水肿。

糯稻根——每用15克,用于止汗,北方多喜用浮小麦30克,与此效同。

竹叶10克,灯芯1束(约3克)——用于暑热,既解暑又利尿。

西瓜——随意饮服,可以解暑,又可退热,作为退高热的辅助剂。现儿科病房于西瓜季节广泛应用。

西瓜翠衣——即西瓜皮,为吃西瓜后将皮串起来晒干,于无西瓜季节用之以代西瓜用。

蛤蟆草——每用15克,洗痔疮。

鲜艾叶——每用15克,洗痔疮。如未破可加花椒、食盐各少许,兼消肿。

鲜茅根——每用15-30克,治鼻衄。

金莲花——每用15克,治鼻咽肿痛,用于咽炎、喉炎、扁桃体炎、乳蛾效甚好,其抗菌力超过金银花,可认为具广谱抗菌作用。

浮萍——每用10克,用于荨麻疹,透疹力强,对鱼虾过敏者可用。

鲜青果——又名鲜橄榄,每用1-2个口含,治咽喉痛。

细茶叶——即好茶叶,每用10克,可以治偏头痛,如麻杏石甘汤加细茶叶名五虎汤,用于大叶性肺炎、小儿性肺炎,加此后又具强心作用。

陈蒲灰——即芭蕉叶或陈草帽瓣炒成炭,治肿在四肢者可加此,源于《金匮》败蒲散之意,又止盗汗。

桑枝——每用15-30克,治四肢络脉不通,取其通达四肢。

苎麻根——每用30克,治胎动不安,此为白麻的根。

桑螵蛸——即螳螂窝,每用10-15个,治小儿遗尿。

蟑螂——炒去翅,加五谷虫炒,治小儿疳疾。蟑螂的应用汪逢春老大夫喜用此,五谷虫的应用,张菊人老大夫喜用此。

凌霄花——每用7枚,用于经闭,通经效果好。

鸡冠花——每用10克,即可止痢,又用于白带。民间用时白鸡冠花用于白带、白痢;红鸡冠花用于红带、红痢。又红痢可加用马齿苋、红糖;白痢可加干姜、白芍。

姜——生姜每用3片,解表、和胃;生姜汁每用2-3滴,取鲜姜以水稍泡过,切成细末,乘湿压榨成汁,如服竹沥水时觉恶心欲吐,加2-3滴于竹沥水中,即可和胃纳药;

干姜为由鲜姜晒成,每用鲜姜量的1/3,温胃散寒、温脾止泻、温肺止咳方中均加此;

煨姜为鲜姜煨去油,用于止水样腹泻;

炮姜为干姜炒成炭,用于止血、调经。

鼠妇——每用7-10枚,炒过研粉,涂口疮效果好,成药锡类散中含此。

马舌子——即每用2一3条,平喘止痉,又用于癫痫,成药清心滚痰丸含此。

蜘蛛——每用1-2枚,消肿解毒,可解毒虫咬伤,民间选大型,活死均可用。养鸡者每于暑天加喂1-2枚蜘蛛,据云可祛暑,解除鸡的夏季热。

蚕蛹——用油炸过,每用1-2个丸,可以治糖尿病。北京林葆洛大夫晚年患糖尿病常自服此,寿九十余而终。

马宝——每用3克,治癫痫,来源于千金马宝散。

黑白丑——每用各6克,治癫痫,可炒后研粉冲服。

菖蒲——每用30-60克,可镇静,治精神分裂症。

海螵蛸——每用10克,可止血,又可外用。又磨成针棒,以黄连或大蒜水泡过,用磨砂眼。

黄酒——外伤用汤药,古方常水酒各半煎药。

象皮——用为止血,多入制剂,或外用。

象牙屑——每用15-30克,用于骨质增生有消刺作用。

黄明胶——为牛皮胶,每用15克,长期服用可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证。

鱼鳔胶——每用10克,用油煎炸,治再障有效。

土狗——即姜石,每用-克,民间用为利尿,解毒,消肿,近年认为含稀有元素(微量元素),可抗癌。

鲜竹沥——每用15-25克,化痰效好,如寒痰可加生姜1-2滴,以佐其寒性。

梨皮——选大鸭梨1个,洗净,用刀削于药锅中,待药已沸过时加入,待再沸,即取出漉汁,用于热性咳喘效好,具清肺火、化痰涎、平喘之效。

根据以上所述可概括一下药引子的功效:

(1)增强处方的药理作用(协同作用)。

(2)对处方中某些起制约作用(拮抗作用)。

(3)吸着(吸附)作用,如灶心土止血作用即此意。

(4)引经作用,如羌活性向上、独活向下、桑枝达肢、甘草梢达阴茎、枳实宽胸、桔梗上行、牛膝下引、木瓜在腓肠肌、白芍在腰腿部等。

(5)矫味,如服药欲吐,可加点姜,如欲温中,加饴糖(麦芽糖)。

赞赏

长按







































后天的白癜风遗传吗
白殿的危害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tazx.com/dtsmj/417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