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闻江西201812年真情筑就

12年前,为了让特困户吴淑华老人和她的残疾儿子实现安居梦,他自掏腰包5万余元,捐建了一栋新房子;为了方便乡亲们出行,他节衣缩食捐资7万余元为村里修通了水泥公路;为了让乡村特困孤寡老人衣食无忧,他每逢过节都为他们送去大米,食用油,鞋子,棉衣棉裤及慰问金;为了让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小孩学习生活无忧,他坚持每月为两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小孩分别送去元生活费。他是一名普通的志愿者,天生一副热心肠,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帮助弱势群体,带着满腔热情和无私奉献的心,足迹遍布了基层乡镇的沟沟壑壑,他从6年开始做公益,截止目前,累计个人捐资60余万元扶贫济困,参加志愿服务时数达小时。他就是萍乡市安源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李先豪。

今年44岁的李先豪出生于上栗县长平乡云峰村,年少时学习成绩优秀,考入长沙铁道学院土木系学习,成为当时村里仅有的几名大学生之一。年毕业后,他一直在外奋斗从事建筑行业。1年,他从湖南回到萍乡开始创业,凭借几年来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积累的经验,他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公司,但他富不忘公益事业,视困难群众如亲人。9年,李先豪在做公益的过程中加入了萍乡市安源志愿者协会,并任协会副会长。历时两年,在李先豪的提议下,该协会率先在上栗成立了分会,由其担任上栗分会会长。现如今,萍乡市安源志愿者协会上栗分会在李先豪的引领下,创造了每两天一个善举的奇迹。

1把公益当成生活的一部分把孤寡老人视为父母孝敬

“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李先豪将南朝萧纲所言化为自己的公益理念,激情前行。6年,在一次回老家探亲中,生活无忧的李先豪却发现家乡的长辈生活并不如意。顿时间,他又悲又叹,“每次出去游玩,都要花费上千元甚至更多,如果我少出去游玩,省下那笔钱去帮助困难乡亲,那他们是否会过的更好。”为此,李先豪萌生了公益念头,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带头发动身边5个朋友,各出资元,“一袋米、一瓶油、一床棉被”,第一次公益活动就这样在云峰村这个小山村传开了。

公益念头越来越强大的他于9年加入了萍乡市安源志愿者协会,并任协会副会长。历时两年,在李先豪的提议下,该协会率先在上栗成立了由其担任会长的分会,此举为日后每个县区成立分会打下了务实的基础。现如今,身为萍乡市市党代表、安源区政协常委、萍乡市安源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八一街社会组织党委副书记、恒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他,身兼多职,但在繁忙的工作中,仍挤出时间,在公益路上他愿做那只填海的精卫鸟。

术业有专攻。尽管李先豪怀揣着一腔热情和公益理想,但却不得不面临公益事业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时间和精力这只“拦路虎”。在这种情况下,李先豪除了自身投入大量资金、时间于公益中,还利用自身职业优势广泛传播慈善理念,让身边的朋友及公众了解公益活动。在他的发起下,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也开始参加其策划的活动,其中有朋友、亲人、还有事业上的合作伙伴,有的也已开始转为志愿者,并乐在其中。

  “做公益不仅能使我快乐,还能让更多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他们的关怀,何乐而不为呢。”自李先豪做了第一次公益活动之后,公益事业便融入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走到哪里,好事就做到哪里,成了他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个朴实的汉子,以善良、正义、乐于助人而闻名于当地,常年义务为困难乡亲解决燃眉之急,深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

家住长平乡云峰村的姚齐刚,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本人先天性残疾,与87岁的母亲吴淑华相依为命。6年,李先豪在回乡探亲时,发现他们母子二人还是住在七八十年代建的土坯房里,经常都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他看在眼里,疼在心理,下决心一定让姚齐刚母子实现安居梦。为此,李先豪经常都是往来于市民政部门和村委会,为姚齐刚家争取到了两万余元危房改造资金和建房宅基地。李先豪也拿出五万余元,负责设计、建造、装修、搬迁等一条龙服务,历时一年,建造了一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子,终于让姚齐刚母子俩实现了安居梦。

 “我母亲现在已经把李先豪当成自己的孙儿了,每次看到他都特别亲切。”姚齐刚说。近日,记者在姚齐刚家采访时,谈起住新房的感受,87岁的吴淑华老人总是满含泪水,“我们跟着先豪享了福啊,算是遇上大恩人了,要不是李先豪的爱心帮助,我们今生今世做梦也不敢想象,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太感谢了!”

今年73岁谢信昌,是个有着45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告诉记者,李先豪从小就吃苦耐劳,通过自己多年的打拼,率先致富了,但他富不忘乡亲,不仅惦记着我们这些年老多病的老党员,还把村里的孤寡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照顾。十年来,逢年过节,他都会为大家送来棉被,油米,现金,并了解大家的生活状况,他是我们心中的骄傲。

  李先豪告诉记者,这些年,他看到受助的贫弱群体的生活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善,让他懂得如何珍爱生活,也让他收获了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2公益路上创新思路做当好困难群众的坚强后盾

记者发现,在李先豪所做的公益中,都侧重在一个“新”字上。别人没做的他出谋策划率先做,别人做了的他做出新意,在原有的基础上让公益更加出彩。李先豪坦言,困难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需要物质帮助,更需要精神上的帮助。“我只是无意中发现了他们内心最需要的东西,然后我就去做了。”

章仕江是一个去产能下岗职工,女儿在读大学,老婆没有工作,微薄的生活费根本支撑不了原本生活就很困难的家庭。章仕江满怀感激之情,“年9月,经李先豪多方联系安排下,我找到了新的工作,有了工资,家里生活费解决了。真的非常感谢李先豪惦记着我们一家,我们一家人都很感激他。”经过他的努力,两年来,共帮助60余名家庭困难的去产能职工找到了新工作。

不仅如此,他还把贫困户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照顾,年12月,他为长平中学每位困难学生捐赠了一辆自行车。现如今,李先豪每个月都不间断为两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孩子分别送去元生活费,如果正在帮扶的贫困户脱贫了,他就会另外寻找两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孩子继续帮扶。今年7岁的何家辉家住东源乡宫江村,他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哥哥2岁时患上了尿失禁,他的父亲何建勇今年1月又检查出患有结肠癌,家里为了治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全靠政府救济得以维持生计。李先豪通过东源乡政府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他找到了正在读一年接的何家辉,并表示要每个月为他提供元生活费,直到他们家脱贫为止。

何建勇告诉记者:“此前我跟李先豪素未谋面,自从他开始资助我儿子开始,他总是把我儿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每个月不间断送来生活费,让我儿子学习生活无忧。”

“走到哪,我就把公益传播到哪……”李先豪坦言,困难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需要物质帮助,更需要精神上的帮助。“我只是无意中发现了他们内心深处软弱的地方,然后我就去做了。”身兼多职却在公益中忙的不亦乐乎的他,不管事业再忙,每年最少会参加3场大型公益活动,最少帮扶3个贫困学生,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源源不断为公益注入新鲜血液,让公益力量能够生生不息,让更多的心灵得到温暖。

李先豪的大爱无疆,感动了四邻八乡,12年来,李先豪为人民服务的步伐从不停歇,足迹遍布了基层乡镇的沟沟壑壑,他用善举彰显了一名优秀志愿者的无私大爱。

◆供稿:八一街

◆编辑:阳增斌

◆审核:陈莹

推荐阅读

?安源区召开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年第五次集中(扩大)学习

?安源区与凯光新天地旅游度假区项目签约仪式成功举行

?江西日报副总编辑王少君调研安源融媒体中心运行情况

?速度质量品质初心安源这份“答卷”亮了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好
北京白癜风治疗是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tazx.com/dtsmj/503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