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民生优先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名贫困人口和2个贫困村实现脱贫摘帽;39所薄弱学校完成维修改造;医院扩建工程主体完工,8家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面实施;新建、续建、改造各级公路公里,跻身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9个、棚户区改造户,惠及居民余户;施划停车位千余个;全面调整公交线路,城区公交覆盖率达到96%......
翻开年灯塔市政府工作报告,一组组饱含民生温度的数字,勾画出灯塔市委、市政府这一年来对民心民意的积极响应,彰显出党和政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的责任与担当。
人民的期盼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南针,一年来,灯塔市委、市政府以“让人民享有更美好的生活”为目标,扎实推进教育、医疗领域改革,探索实施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竭力优化生态环境,分步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和棚户区改造工程,民生发展的痛点、难点逐个破题,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建桥修路,筑起的是振兴基石,连接的是民心所向。年,灯塔市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目标,奋力推进新时代“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三五以来,灯塔市按照提高等级、完善网络、延伸村屯的发展思路,共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3亿元以上。目前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公里,现有乡级公路沥青(水泥)路铺装率达到%,所有建制行政村内主要巷道%实现了黑色路面。全市有城乡客运线路69条,营运客车辆,%实现了建制行政村村村通客运,实现了百姓在家门口即可乘车出行的愿望。
安居方能乐业,居住环境的改善是百姓心中的头等大事。今年,灯塔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办好民生实事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25个老旧小区、户农村危房改造,为城乡百姓改善了居住环境。对10条巷道、7处城市道路节点进行提升改造。经过改造,不少老旧小区的排水畅通了、路面平坦了,绿树更多了,居民的幸福感都写在了脸上。
年,结合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灯塔市大力实施城市绿化建设,全年实施60余项绿化工程。完成新兴街、祥顺路等道路绿化,完善福之福林果园、燕州万紫园、燕州小镇、辽峰小镇等景观绿化工程。如今的灯塔水更清,花更美,城乡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经。年,灯塔市以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为根本,以促进就业、鼓励创业为中心,以就业困难人员援助为重点,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有效推动了就业创业工作的开展。
过去一年来,灯塔市劳动就业局相继举办了以“春风行动”为主题的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农民工专场招聘会、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专场招聘会等十场大型现场招聘会,为全市近名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提供了保障。
年,灯塔市劳动就业局为4家规模企业争取到扶持创业带头人社保补贴;为7家中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申请创业场地补贴,通过多渠道的政策宣传,为全市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万。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举办丰富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是政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年,灯塔市相继开展广场舞、太极拳、武术展演、第二届全民健身文体周活动。
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引导广大市民享受运动的快乐,丰富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也为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创建公共文化示范点,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今年,灯塔市文体局在大河南镇、西马峰镇、五星镇创建具有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综合性功能的公共文化示范点,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灯塔市图书馆积极开展公益性讲座、社会教育图片展、送书下乡活动,以读书节为契机,积极推广全民阅读,城市阅读氛围明显提升。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年,灯塔市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工程,全市11个乡镇39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完成验收,覆盖人口6.8万。
一年来,灯塔市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作为建设“美丽辽阳”和“秀美灯塔”的重要抓手,作为提升农村百姓幸福指数的重要手段,持续投入、不断扩面、全力推进。目前,灯塔70%以上的村庄主干道路实现了硬化,超过30%的村庄达到了巷道硬化全覆盖;70%以上群众喝上了安全卫生的饮用水;一半以上的行政村用上太阳能路灯;一半以上行政村成为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环境变化带来的诸多实惠。
从年6月起,灯塔市全面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减量治理工作,探索出“五指分类、三推存放”的分类处理模式,实现源头减量。通过各级政府的宣传动员,村民垃圾分类意识普遍增强,部分村屯已实现“户分类、户处理”模式,全市基本实现“户集、村收、镇转运”模式,有力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尹林)
编辑丨施济伟、王威
图文丨杨玉立、吴霞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tazx.com/dtsmj/5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