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行动灯塔工

整齐划一的动作、响彻云际的军歌、绽放自信的军容……在五邑大学与南部战区海军某基地共同举办的“爱国主义教育军事日”活动中,学子们零距离感受强军风采。参观过西沙海战海军部队荣誉传承舰的青年学生心潮澎湃地说:“希望我的青春也能有一抹奋斗的‘海军蓝’。”

五邑大学与海军部队的结对共建,为学生提供了“浸润式”实践的机会。该校纺织材料与工程学院学生宋艳婷光荣参军,并作为中国第18批赴黎巴嫩维和建筑工兵,远赴海外执行维和任务。如今,一批又一批学子正上演“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故事。

团广东省委、省教育厅、省学联共同推动的“灯塔工程——广东青年大学生思想引领行动”,注重以第二课堂实践育人,把丰富的生活素材引入课堂,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有力推动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南粤学子心里扎根。

团广东省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社会实践就是这样一本“无字之书”。要引导青年学子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

红色底色:实践出真知

历史课本上都说“红军苦”“革命斗争的胜利来之不易”,究竟有多苦?有多不易?暨南大学“青马工程”的培训班成员,就此展开了体验式学习和实践。

同学们用红米饭、山野菜等制作了红军餐,这是战争年代战士们难得的营养;一把稻草和几根红布条编成的草鞋虽然简陋,但红军就是依靠这样的装备参加急行军、打赢战斗的。大家通过体验“红军的一天”,参观走访革命遗址,不仅体会到井冈山革命斗争的不易,而且感受到红军战士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这样的实践不是生硬的、无趣的概念灌输,而是鲜活的、有温度的、超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体验。”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李小钏谈起此次实践感悟良多:“这激发的是我们骨子里对革命先烈们最深层的敬仰,点燃的是每个人自身未来更加端正的心态与坚定的信念,灵魂仿佛得到了淬炼,信仰散发着强而有力的光芒。”

每年假期,暨南大学团委都会选送“青马工程”学员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地展开革命传统教育学习,融合学生思想工作、教学创新及社会实践,让学生加深对国情、民情和社情的理解。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实施“灯塔工程”过程中,根据大学生的新特点实践育人,增进学生们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明当代青年之使命,悟政治思想之理论,拓观察社会之视野,学调查研究之方法。”这是广州美术学院级研究生林路行在青马学堂的收获。该校团委将思想政治引领与艺术教育、红色革命历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深度融合,开设“青马学堂”,通过主题教育、理论教学、社会调研、素质拓展、爱国主义现场教学、成果分享等多元方式开展思想政治引领,提升青年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一个个“青马人”带着理论知识、思想精髓,走向实际、走向社会、走进乡村。

梅关古道、双峰寨、省委旧址、红军长征经过地……韶关学院团委挖掘、整理、学习和传播华南教育抗战历史的红色记忆,共有6批师生多人次开展研学和志愿活动,相继启动口述历史抢救、田野调查、旅游线路规划、文化视频制作等项目。

如今,在“灯塔”的引领下,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成长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脚踩泥土:实践创造价值

青年学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tazx.com/dtstc/103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