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搬迁沿河易地扶贫搬迁书写脱贫攻坚

医院订阅哦

文/图

杨敏田霞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沿河自治县充分结合县情实际,多措并举强势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全面打响脱贫攻坚这一“当头炮”,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断书写沿河脱贫攻坚新篇章。

中寨镇垭口场安置点一角

剖析县情

找准瓶颈寻求突破

  沿河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辖个行政村,60%的自然村寨分布在圪梁上、沟岔里,25%的村组不足人,蜗居深山的村民不光增收难、看病难、吃水难、行路难,孩子上学和年轻人找对象结婚更是难,“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现象屡见不鲜,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正是破解这一瓶颈的有效方式之一。

  年全县精准识别贫困人口达10.5万人,其中计划在“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户人。如何让这一庞大贫困人群脱离贫困奔小康成为该县的头等大事。该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五个一批”精神和中央、全省、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会议精神,秉持“快搬、多搬、搬好”理念,深入实施易地扶贫脱贫工作,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户为主要对象,以脱贫致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贫困人口的搬迁力度,把“建房、搬迁、就业、保障、配套、退路”作为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创新工作思路,全面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为此,该县确定了中寨镇垭口场、塘坝镇大丫口、夹石镇石灰、黄土镇打老丫、和平街道联桥、客田镇冯家村、谯家镇马鞍山和地坳镇沙湾村大面坡、晓景乡三合和跨区域搬迁碧江区响塘龙、灯塔等安置点。

  年,该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涉及10个安置点。第一批4个安置点(塘坝、黄土、中寨、夹石)户已全部搬迁入住;第二批6个安置点(谯家集镇、新景集镇、晓景三合、土地坳沙湾、土地坳竹花、和平联桥)已完成主体工程,正在室内外装饰和完善配套基础设施,6月底前,户人可实现全部入住。

  年,该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选择跨区域搬迁、县城和一个中心乡镇安置,即铜仁市碧江区、和平街道联桥、官舟镇集镇、土地坳竹花安置点,其中土地坳竹花属提前启动,并获省、市认可。据悉,跨区域搬迁至碧江区户人,其中响塘龙安置点户人,灯塔地理安置点41户人;和平联桥安置点规划安置户人;官舟集镇安置点规划安置户人;土地坳竹花安置点规划安置户人。

夹石镇石灰安置点一角

对症下药

配套政策斩除穷根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易地扶贫搬迁改善的不仅仅是群众的居住环境,更重要的是要多形式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让他们真正能脱贫,能致富!”该县县委副书记、县长何支刚说。

  围绕“搬迁后群众如何生活”,沿河除科学选址,将每一个安置点建在集镇商贸中心和产业基地外,还结合中央、省、市相关规定,出台了系列惠民政策,免费开展就业创业培训,促群众转移就业。

  对于自主创业人员,县相关部门制定了操作性强的扶持政策,在项目、资金上予以支持,引导和帮助从事种养业、加工业、乡村旅游和商贸运输等,并可享受创业优惠政策,申请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由财政全额贴息,对于新增就业岗位优先安排搬迁群众的产业化项目,在专项资金上予以重点扶持。

  在社会兜底保障政策方面,该县规定搬迁群众与安置地居民享有同等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等社会保障待遇,且搬迁前享有的各项惠民政策不变。按照“应保尽保、按标施保“的原则,将符合条件的搬迁群众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搬迁户有序排队上车前往铜仁

就近搬迁

培育产业以短养长

  一栋栋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风格统一,一条条街道规划有序、四通八达,一套套住房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百姓们共建家园、安居乐业,这是近日沿河自治县夹石镇石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喜人场景。

  “这个政策真的是好,我们是过年的时候搬进来的,房子非常满意,交通方便了,房子也是装修好的,而且附近还为我们配套了一个产业园区发展精品水果和农作物,我们贫困户既能入股分成还能到园区务工,这是以前想都没想过的!”村民吴照宽乐呵呵地说。

  夹石镇石灰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是沿河自治县年易地扶贫搬迁一期工程4个搬迁点之一,总规划用地90亩,建设规划用地75亩,规划区总建筑面积.25㎡,其中:住宅建筑面积.4㎡,规划安置贫困户户,人,安置房按土家族特色灰派建筑风格进行建设。公共建筑面积.85㎡,包括文化活动广场、卫生室、公厕、市场,附属设施包括给排水、街景绿化、亮化等,建设计划总投资万元。截至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套,户贫困户已搬迁入住。

  为确保搬迁户“搬得进,稳得住,能致富”,该县千方百计想法增加搬迁户的收入,在夹石搬迁点就近规划实施了一个0亩的农业产业园,以琯溪蜜柚、软仔石榴、罗汉果、苗圃及部分传统经济作物为主导产业,采取“易地扶贫搬迁户+合作社”的发展模式,让搬迁户可通过就近务工,参与企业入股分红。还积极探索了“易地扶贫搬迁户+”模式,将易地扶贫搬迁与特色农业产业、新型城镇化、园区、农旅一体等建设联系起来,与小李牛肉干厂、黄牛养殖合作社、黄花养植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对接,引导和扶持贫困群众从事农产品加工、商品经营、餐饮、运输等二、三产业,促进搬迁群众稳定就业。

  与夹石镇一样,该县其他乡镇易地扶贫就近搬迁工作也相继取得了明显成效。

搬迁至铜仁的群众临行时挥手告别家乡

跨区搬迁

解决就业开启新篇章

  “从昨天开始我就在这里当保安了,我们在这个地方顺利地找到工作,可以在这个地方好好生存下去,我很知足,感谢党委政府给了我们这样好的机遇。”该县搬迁至碧江的贫困户侯加泽对搬迁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年,该县搬迁碧江区共户人,涉及夹石、土地坳、思渠、黄土四个乡镇,安置地位于铜仁市碧江区响塘龙和灯塔安置点,其中响塘龙安置点户人、灯塔地理安置点41户人。今年1月24日,该县首批跨区域搬迁对象已入住碧江区响塘龙新区,在新家欢度了第一个新年,正快步融入城里人的生活节奏。

  自搬迁户入驻碧江响塘龙安置点后,碧江区举行了就业招聘仪式,来自碧江区的农夫山区、好彩头等10多个企业共为搬迁群众提供了个就业岗位,搬迁需就业务工的群众现场签订了用工协议。

  对跨区域搬迁群众,碧江区除了解决他们的子女上学问题外,还通过公安辅警、通过城市环卫、保洁和经开区的大型企业来满足他们的就业需求,确保一户一就业。同时陆续完善户口转移问题,将农村低保转为城市低保,让他们安心地搬出,安心地留下。从此,开启幸福生活新篇章。

满满一车全是搬迁户的行李

 

审 稿:文 岸

     任廷海

校 对:翁莉莎

      杨 敏 

编 辑:田 霞

   刘 洪

投稿邮箱:yhtpgj

.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tazx.com/dtstc/727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