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教育信仰培养时代新人记余干县石口
为展现一年来我市教育工作一线岗位上优秀教师立德树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严谨笃学的精神风采,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市教育局和市总工会联合开展了-学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推荐评选活动,并对表现突出的优秀教师事迹专栏宣传。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余干县石口镇中心小学李鲜桃老师的事迹——。
“若不撇开终是苦,各自捺住即成名。”“若”字中间那一“撇”短一点,便是“苦”字;“各”字那一“捺”收一点,便是“名”字;一撇一捺,恰是一个“人”字。正如这副对联所言:凡世间之事,撇开虚名、幻想、得失,捺住方寸,才能有一颗坚守的心。如果说她有追求,那就是他的事业。如果说她有期盼,那就是他的学生。如果说他有动力,那就是执着的教育理想。从教二十多年,李鲜桃老师虽然在教学这条道路上有过迷茫与坎坷,但却从未放弃,始终秉承着“乐学善教”的理念,肩扛重任立于三尺讲台之上,只愿能托举起学生的理想人生。
天真约定定格教育
年,彼时刚满22周岁来自九江的李鲜桃老师,被分配到鄱阳湖畔的一所小学——甘泉洲子弟学校,当了一名最普通的人民教师。在那个年代,汲取着鄱阳湖水长大的人们,总觉得方言远比普通话来得生动亲切,以至于她在课堂上,师生交流都是使用着极具地方特色的甘泉洲方言。然而,这对李鲜挑老师而言,却是一项极大的挑战。
当时学校领导给李老师安排了小学一年级语文的教学任务。望着这群孩子,李老师意识到普及普通话的重要性。为了交流更方便,李老师开始学习当地方言。然而,实际行动起来总是困难重重。孩子们不懂普通话,她的方言也讲不好,彼此无法做到有效沟通,李老师与孩子们像是处于两个世界的人。正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那时李老师的丈夫因国企改制下岗啦,她开始陷入了迷茫,甚至起了辞职的念头,可是当她来到学校看着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却又始终无法迈开离去的脚步。
一天正当李老师整理收拾办公桌时,一位稚气未脱的小女孩神神秘秘地来到办公室走到李老师身边,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问道:“老师,你为什么来到我们这个小村子教书呀?”“因为我喜欢你们呀,所以就来了~”李老师很随意的回答却使得小女孩认真起来,伸出手指要和李老师拉钩钩,说:“老师,我好好读书,妈妈说长大了读大学就可以去大城市了,到时候我带老师一起去。”忽然地,李老师就像是在迷雾中看到了前方的灯塔,找准了人生航线,教书育人就是她要做的事。
敢于挑战勇挑重担
年,因岗位需要,李鲜桃老师被调来了石口镇吴家小学任教,当时学校只有6位教师,老师们的年龄都偏大,6个教学班,这意味着全校老师不仅要跨年级教学,还要跨学科教学。尤其是英语对李老师而言,经过十几年的荒废,已然成为一片空白。吴家小学的留守儿童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李老师知道深知肩上的担子又重了起来,为了完成英语教学任务,她每天都借助网络跟读单词,一遍又一遍,直到发音标准为止。经常读着写着,便到了凌晨十二点多。可是看着孩子们难得的学习兴趣,她又觉得,再辛苦都是值得的。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站期末测评中,李老师所任教的英语成绩遥遥领先。
眷顾大家舍弃小家
黄天不负苦心人,年由于组织的信任,李鲜桃老师担任吴家小学校长一职,此刻她女儿正值高三,心理压力大,学习强度也很高,是最需要父母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tazx.com/dtsxw/10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