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家灯塔工厂,看一看近几年人工支出
我们今天来看一下“工业富联”这家上市公司的情况,在“高工机器人”所发布的年中国灯塔工厂名单,富士康的成都、武汉和郑州工厂均入围,而且排名还比较靠前。今天就不说他们家的业绩和财务情况了,主要来说一下“灯塔工厂”的员工以及人工成本相关的问题。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工业富联),于年6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听名字大家就知道这是谁了,在国内其知名度可不是一般的高。
我们来看一下整体的情况,工业富联公司“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在年下降以后,年恢复并反超了年的水平,年大幅增长,达到了.3亿元,三年的几何平均增长率为5.5%。制造业的人工成本上升确实不是杞人忧天,而是正在真实发生着的事。
但其员工人数却是持续下降的,年还有25.22万人,年就仅为19.2万人,下降了6.02万人,三年的几何平均增长率为-8.7%。哪怕是对员工需求量极大的电子产品加工行业,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之类的应用也正在逐步替代人工,这是谁也拦不住的事情。
人均收入方面,呈快速上升的趋势,从年的人均8.43万元,上升至年的12.99万元,上升了4.56万元,比率也达到了54.1%,三年的几何平均增长率为15.51%。为何人均收入增长这么快呢?那是因为支出增长和人数下降在同时进行,双重影响都是在提高人均收入。
人均收入的大幅上升,当然是好事,至少有利于其员工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利增加社会消费。但是,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之类的应用,必然会导致员工教育背景等的构成也发生较大变化,这个后面我们再说。
仅看年,其人数的下降开始减速,-2.1%的增长率,明显低于三年的平均增长率-8.7%,也就是说机器人或者人工智能,也是有阶段性极限的,要大面积代替人工,还需要较长的时间。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增长了14%,这明显高于三年的平均增长率5.5%,也就是其年人工支出在加速,虽然这些肯定与产能提升这类相关,但我们只有进行抽象才能分析数据,为此我们还是要得出一个可能并不太准确的看法:那就是相对企业来说,人工成本的上升既不可避免,还在加速,在失业增长的情况下,也是这种情况,多少有些让人费解,或许网上说的年轻人哪怕送外卖也不愿意去工厂是真的,工厂除了提高工资,其实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人均收入上升16.5%,虽然和近三年的平均增长率15.51%接近,但本次的变化是“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上涨所导致的,而不是年的情况,当年主要是靠员工减少来达到的。
工业富联的员工人数是在持续下降,母公司的人数虽然有所增长,但也就是人的规模,而子公司的人数是绝对的大头,也是下降最多的地方。
我们直接选用了年的数据与年做一个较长时间的对比,目的是用以看出明显的变化情况。
三年来,生产人员下降了5.98万人,这和总人数下降的6.02万人相当接近了,显然就是生产人员的下降,导致工业富联的员工人数变化较大。虽然其32.2%的下降率也高于总人数的下降率,但下降更快的还是行政人员的57.3%和财务人员的41.6%。
上次大家笑央妈网上的某篇文章说,文科生多了影响产业转型,看来并非没有道理,不过这种通过事实来改变大家的专业选择或者是转型,成本确实是高了一些,但这种方式更加让人能够接受一些,哪怕是被动地接受,但这种试,确实对这些就业人员的成本也较高。
增长最快的是销售人员,达到了.8%,增长的人数也达到了人。销售这个工作,看来还是需要的,哪怕网上都说这些专业不太好。确实也是,销售做得好,不一定是大学学得好的,这是一个讲究实践的岗位,但哪个岗位又不是呢?
技术人员是增长人数最多的专业,增长了人,看来人工智能或者机器人并非不需要人操作和运营,而是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对相对简单劳动的人数要大幅下降。社会在进步,年轻人要跟上时代,作为家长,切不可认为自己学历不高也混得不错,认为孩子也可以,时代变了,环境也变了,而且是巨变。
最后就要说到受教育程度,也就是员工学历的情况了,作为拥有多家“灯塔工厂”的工业富联公司,整体员工的学历提升当然是明显可见的,其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员工数三年增长了一倍多,而大专以下员工下降了27.7%,就连大专及本科也下降了15.7%。员工受教育程度的变化和其分专业的人员变化情况吻合,都在说明,哪怕是制造业,也越来越是“高科技”行业,而不再是简单的流水线操作了。
昨天刚高考结束,有些家长和同学马上要选专业,看一看工业富联的员工情况,可能真还有点参考意义。当然有些要考进名校去搞基础研究,为全人类做贡献;也有些要去搞金融、芯片和互联网等,以后赚更多钱的同学例外。
有人说考研人数破记录是大学生不好就业,也就是内卷导致的。虽然有一些道理,但我认为,也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有关,如果运用得好,其实是大好事。至少我们这些年培养的工程师队伍,就承接了很多如医疗临床实验方面的外包业务,这些业务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都是不错的。但是,这些“富余”的人才要发挥作用,必须依靠全球产业链和全球分工,否则大多数都会因为国内市场狭窄而无法长期经营下去。对学历较低的朋友来说,其实也无需恐慌,虽然工业富联分学历的员工变化较大,但是由于大专以下学历的员工基数大,仍然是其公司人数的绝大多数,三年来,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虽然下降了3.8个百分点,便仍然高达72%,也就是说,只要这些工厂还要在国内经营,大多数人的工作还是没有问题的。今天就说到这里,我们改天换一家以工程师而不是生产人员为主的上市公司,来看一下他们的员工和人工成本的情况如何。#打工人#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tazx.com/dtsxw/10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