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淄博市张店区三结三联让基
今年以来,淄博市张店区体育场街道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街道创新开展了以“支部结对联建、党员结对联亲、党群结对联心”为主要内容的“三结三联”主题活动,打造过硬支部,建立了党员践行“四讲四有”“四个合格”的长效机制,推进党员固定活动日规范化、长效化。
近日,体育场街道兴乔社区与柳毅社区共同开展以“支部联建、党员联亲、党群联心”为主题的“三结三联”活动。
70多岁的宋大妈一个人在家,遇到点事很不方便,现在有人专门帮扶她,她感到十分安心,她说:“我自己一个老人在家,平常有啥事帮我忙,拿不动或是上楼的时候抬东西,我就赶紧找他,再一说他一帮扶我我心里很高兴,我觉得这样刚好了,咱社区给老人办了个好事。”与宋大妈结对的老党员殷保利说:“首先是在生活上,每天到她家去看一看,了解一下她有什么实际的生活困难,着手看怎么去帮她解决一下;再一个让她也知道现在党怎么关心咱们,怎么尽快地去实现中国梦,让她也了解一些政治方面的内容。”
支部结对联建,实现互促互进
tects
▲机关支部、基层支部和“两新”支部交叉联建
街道按照优势互补、互促互进的原则,开展机关支部、基层支部和“两新”支部交叉联建,发动各基层支部就近与相邻支部建立联建关系。
联建前,支部活动虽然很丰富,但是某些党员积极性一直提不起来,跟普通群众几乎没两样。联建后,重温入党誓词、党课、培训、参观考察等活动接连不断,党员们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体育场街道党工委书记王聚宝同志表示:“通过结对联建,机关和‘两新’支部发挥其信息快捷、资源完备等优势,在资金、技术、人员、信息等层面给予帮建;而基层支部则通过其身在一线、了解民意等条件,在宣传、学习、创新等层面上互相帮建,机关党员干部也在‘干、听、解、办’中转变了作风,提高了能力,增强了为民意识。”
党员结对联亲,实现互助互学
▲党员建立结对联亲关系,营造党员积极学习的浓厚氛围
年轻党员有知识,但可能“实战经验”相对缺乏;老党员经验十足,但理论学习可能相对不足,“结对帮学”活动给双方提供了平台。街道坚持互助共学原则,按照楼前楼后党员联亲的方式,通过“1+1”的手握手结对、面对面接触、心贴心交流方式,引领党员建立结对联亲关系,营造党员积极学习的浓厚氛围。
年轻党员思维活跃,因此“送学”形式也十分多样。刘斌是河滨社区的一名年轻党员,他考虑到老年人看书读报吃力,想到了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播放学习讲座视频的方式送学上门。家住人东社区的老党员侯连增今年84岁,随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老人很焦虑,想参加组织活动,又出行不便。年轻党员的送学上门让老人很感动:“没想到这个年纪了,党组织还记得我!”
老党员也把自己对党的热爱、对党的事业的理解,与年轻党员分享。89岁的初长年老人,是河东社区一位42年党龄的老党员。他给结对的年轻党员小崔讲述了自己参加 、投身革命的故事,小崔深受感动。
通过结对帮学,培养党员积极进取、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等精神,达到互相提升素质的效果。
党群结对联心,实现互融互建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社区和爱心企业的关怀和帮助,我一定克服困难,积极面对生活,将家庭建设好,为政府减轻负担。”得知家庭结对帮扶的消息,兴乔社区困难家庭孙家荣握着前来探望的施慧华的手激动地说。
街道坚持互融共建原则,按照“党员家庭+困难家庭”的帮扶模式,由一户共产党员家庭联系一户困难家庭,发挥党员家庭模范作用,深入困难家庭嘘寒问暖;在经济上予以适当帮扶,在政策上给予积极争取,如帮助他们争取 生活保障、帮助了解相关扶持政策等,通过两户家庭的互融互乐,加深感情,实现了党建的互融共建。
创新党建机制,是城市化党建保持旺盛活力和生命力的不竭动力。“三结三联”活动仅仅是街道党工委创新党建工作的开始,目前,在“支部联建、党员联亲、党群联心”的基础上,街道党工委又创立了“十百千结对共建帮扶工程”等工作载体,使得基层党建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活。
来源:中共淄博市张店区委组织部灯塔编辑丨许芳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engtazx.com/dtsxw/3949.html